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83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56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名义下,给予某些群体以特殊待遇,甚至赋予其某种特权,将会导致势利的制度化。2006年8月,有两件事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22.
黑丁 《人民公安》2012,(2):20-24
在央视大火案一审判决中,这把火并没有像很多媒体和民众期望的那样,“烧出渎职和腐败”。这次以“小人物”为主的刑事追责,未能消除公众的疑惑。却让舆情质疑问责的公正性。有媒体质问,为什么这些小人物被控的惟一罪名是危险物品肇事罪?为什么不涉及贪腐或者工程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23.
我国《行政复议法》在修订过程中,行政复议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的意义重大,前者涉及复议机关做被告的机制如何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调解机制如何更具规范性和操作性,如何完善协调、信访、复议、诉讼转换机制,如何完善申请辅助、申请支持的保障机制,如何完善行政复议指导、监督和问责机制,这些都非常重要且不易;后者的关键是促进行政复议案件审理依据的丰富化和适用化,行政复议结案方式更加丰富化和弹性化,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裁决和执行的电子化。此外,还应明晰完善相对集中行使复议审理权的基本思路,实现行政复议指导案例准用、常用、活用,做到行政复议场地的科学化、便民化和温情化,切实加强行政复议专职队伍建设。实现了上述修法目标,渐臻良法,可求善治,有助达成更高规范性、效率性和公正性的行政复议法治愿景。  相似文献   
124.
125.
"警察圈套"之合法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警察圈套”是美国刑法合法辩护中的一项内容。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利用“警察圈套”来侦破案件的情况。从刑罚的目的———预防犯罪与犯罪产生的原因及刑法公正性的角度看 ,“警察圈套”背离了现代司法、侦查活动的公正价值 ,有损于政府的威信。因此 ,“警察圈套”的合法性值得质疑  相似文献   
126.
消防行政执法需要公正。影响消防行政执法公正性的几个因素 ,提高消防行政执法公正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7.
政绩考核是评价干部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以什么样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考评干部,不仅决定着政绩评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而且直接影响着各级领导干部工作安排的重心和着力点,影响着领导干部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相似文献   
128.
"未决羁押",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院作出生效裁判之前被剥夺人身自由的法律状态,它是司法机关依法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措施。未决羁押是以剥夺人的基本权利(人身自由)为代价的,那么,在现代法治观念和无罪推定原则框架内,究竟应当如何辩证地看待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功能进而认识未决羁押的公正性问题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课题。未决羁押具有当然的公正性。对我国未决羁押制度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暴露的各种损害其公正性的问题,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程序性的制度保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9.
立法听证效果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法听证效果的评估是关系到立法的科学性与民主性的重要问题.利用社会学中的数据测量与建立模型的方法来对立法听证的效果进行评估既具有复杂性也具有可行性.立法听证程序机制转换为由可测量数据和变量等因素组成的模型从而使立法听证效果的数量化评估具有可行性.立法听证效果评估的模型可以分为总体评估模型和经济性、公开性、公正性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30.
行政契约的契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行政契约的合意 行政契约存在的根基就是作为契约双方的行政主体与相对一方享有契约自由,契约的成立是合意而非强迫。行政契约作为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一种手段,相对于行政命令等权威性管理手段出现的较晚。但行政契约的出现并非偶然,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合理结果。从行政契约起源的西方国家来看,早期的政府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奉行“不干预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执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国家“仅执行收税员、警察和披戴甲胃的护卫之类的老的最小限度的职能,”在这种情形下.传统的行政手段已足以完成其职能,行政契约自无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