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4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4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前沿视点     
收入分配问题主要缘于调节手段不定高培勇在《人民日报》撰文认为,很多人把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归因于经济体制转轨,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经济体制转轨固然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但可能并非实质性和根本性原因,因为在经济体制转轨国家中也可找到收入差距虽有所扩大但并不明显、基尼系数并不算高的例子,如匈牙利、  相似文献   
152.
我们正在亲历的大众文化是每时每刻环绕周围的生活现实:购物广场、时装、汽车、化妆品、麦当劳、牛仔裤、动漫影视、商业广告、时尚杂志……在社会意识形态与人的自由发展之间,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和问题之所在,是关心中国现状与未来的人士必须思考的。譬如,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53.
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女性主义思潮和社会运动的发展,对两性关系和女性权利的变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重新理解女性在公共与私人领域中的处境变得十分重要。本文从社会科学中公/私二分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性别关系与福利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结合女性主义的理论论述分析了国家、市场与家庭关系中的妇女权利配置这一核心问题,并对社会政策的发展与妇女的能力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54.
缅甸新面孔     
世人常以惊讶的目光打探缅甸近来的变化,除了政治场的军民转换、多党竞逐,人们还看到这个国家的国民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向来在认命和愤怒两者之间切换的国民表情,现在多了喜、泣等戏剧化元素。这个曾被谑称为"免电"的国度,正在熠熠发光。不错,基础设施还没有跟上亚洲平均水准,克钦人和若开邦的印度人后裔仍缺少自治和公民权,但大  相似文献   
155.
罗马在共和国中后期,占领了庞大的领土,为了方便罗马对地方的管理,新的领土被分为若干行省。旧的罗马共和城邦制度能否同治理庞大国土的需要相适应,关系到这个由一个城市统治的广大帝国能否维系。在行省管理过程中,罗马原有的公民权制度成功的推广到各个行省,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罗马公民权对于行省居民的价值,以及行省的罗马公民的职业及其对于罗马管理行省的作用,以期从另一种角度更好的观察罗马的行省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6.
当今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各种社会问题突出、尖锐,这些新的社会问题的涌现必然会对社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平衡公民权与行政权矛盾而设立的非诉执行制度,也在社会管理创新这一要求中,被推至风口浪尖。法院应如何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语境下,做好非诉执行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成为困扰法院工作的一大难题。本论文从非诉执行现状分析、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展开分析,剖析了现行非诉执行制度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现实和法理分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法院非诉执行工作找到突破口,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7.
罪犯权利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与人类权利现象的起源和内涵一样,在历史上,罪犯权利是随着以法治、平等、自由为核心的近代法观念而成长起来的;在理论上,罪犯权利则是由罪犯首先是作为人的罪犯、罪犯具有公民资格、社会对罪犯矫正的需要等所决定的.罪犯权利以不断发展的人权和公民权为主要基础,同时有着自己的确立原则和特点.我国的罪犯权利保护已初步进入法制化轨道,但许多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认识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8.
吴天智 《求索》2008,(10):118-120
康德从自由的实践理性原则出发,区分出国家权利、国际权利和世界公民权利,为构建各国间的永久和平确定了基本框架。在康德看来,由于地球上各个民族间共同性的增强,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对于实现永久和平具有构架之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康德关于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已显当代价值,引起了新的理论回应。从构建和谐世界的全新理论视域上看,康德关于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给了我们重要启示:公共权利的公共性原则赋予了公民权利概念以普遍性的要求;诉诸武力的干涉必将让位于普遍友好的交往;与战争无法共处的商业精神终会成为谋求人类共同福祉的直接动力;道德与政治的先验一致性期待着道德政治家的出现,并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民权利作为政治家自身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9.
刘文忠 《新东方》2005,(6):10-14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快速转型的情况下,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诸如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和区域发展失衡、就业问题凸现等各种社会问题。面对当前以及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严峻挑战,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要通过法律制度来确立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通过法律制度规则来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和剥夺,平等享受宪法与法律赋予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0.
王占军 《政法学刊》2005,22(6):93-95
《治安管理处罚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更具现实性、规范化、人性化和理性化,有助于规范警察权,保障公民权。但部分法律条文规定的模糊、断层乃至缺位势必引起执法实践中法律规避的出现,公民权难以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