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55篇
中国共产党   179篇
中国政治   204篇
政治理论   37篇
综合类   1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事件]《广州日报》报道:政府对农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的住房改建补贴,在某些村官眼中成了“唐僧肉”。广东省信宜市镇隆镇十里村递交的8户申请名单均为村官亲属,在公示期间遭网帖揭发,当地舆论哗然。  相似文献   
52.
顾慧辉 《现代领导》2011,(11):36-36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干部提拔先过“廉政体验关”,通过个人申报,部门联审,任前公示和警示教育这四项“廉政体检”措施,全面识别,准确了解二部,确保新提任领导二部“体质好”,“过得硬”,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53.
《学习导报》2014,(24):60-60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2014年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新广出发〔2014〕59号)要求,将2014年以前的旧新闻记者证予以注销。经认真审核,我社下列人员符合申领换发新闻记者证的范围和资质条件,现将名单公示如下,并接受社会监督:郝安胡建军胡德池钟毅杨慎周亚明夏昕王登如对以上申请换发记者证人员的资格存有异议,请拨打下列电话举报:电话0731-82217020,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电话:0731-84801417。  相似文献   
54.
八面来风     
正宣城市:专题询问"六个年"规划进展情况本刊讯近日,宣城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专题询问了市政府关于工业突破年、城市建设年、文化旅游发展提升年等"六个年"规划进展情况。这次专题询问是市人大常委会落实市委要求,积极推进政府重点  相似文献   
55.
正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降低了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注册登记"零首付"和"1元公司"让众多低成本创业者"轻装"上阵。然而,也有不少人表示疑问:大量"宽进"的中小微企业将如何管理?自治区工商局局长张虹表示,工商部门通过改革监管制度,转变监管方式,强化信用监管,促进协同监管,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约束等手段,构建  相似文献   
56.
目前,很多夫妻共有的住房登记在夫妻一方的名下。若适用我国《物权法》规定的善意取得制度,家庭成员的生存权就会受到损害。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婚姻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12条第1款规定对于家庭共同生活所需房屋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立法目的,它需要精确界定。为充分保护家庭成员的居住权,最根本的方法是完善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57.
《当代党员》2011,(12):67-67
近年来,重庆探索的“一讲二评三公示”不仅是解决创先争优活动中出现的“氛围有点凉、内容有点虚、措施有点软、推进有点疲”等问题的有效举措,而且是长期保持和彰显共产党人先进与优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8.
陈惠敏 《人民论坛》2014,(2):149-151
官员财产公示是国际上通行的反腐利器,也成为近年来国内呼声很高的改革举措.目前我国的官员财产公示出现了“零投诉零异议”的情况,这是试点不成功的表现.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意义,如何将这种制度由“阵地战”推广到全国范围内的“持久战”,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自农一师十三团工会开展"和谐小康家庭"评比活动以来,全团职工家庭都争先恐后去"争星、抢星、追星",发生了一个个和谐的故事。  相似文献   
60.
现行减刑程序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理论界主张将其改造为诉讼化模式,而实务界则自发创设了公示听证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其优势和缺陷,也从不同角度为减刑程序的完善提供了经验。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在构建完善的减刑程序时,必须首先实现理念上的转换,即减刑程序应当以行为人为中心,注重司法合作并采取自由证明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