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酗酒和包养“二奶”开销过大,花心处长囊中羞涩。有一天,这个“惧内”男人突发奇想,昧着良知欺骗妻子,利用偷来盖有单位公章的稿纸伪造借据,以单位“高息集资”为由,套取了家中的6万元现金。 5年后,不知情的妻子催要这笔款项,他骑虎难下,只得假戏真演,一纸诉状将单位告上法庭,索要13.7万元本金及利息。于是本来子虚乌有的事情,却让法院和公安等部门忙活了一场……  相似文献   
52.
利用高新技术伪造印文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伪造印文犯罪案件的数量大幅度上升。据统计,印文鉴定案件的比例从1986年的3.2%,已上升到1995年的32.8%,1997年为29%。伪造印章的内容1995年以前主要是公章及合同专用章,1995年以后主要是财务章和人名章。伪造方法早些年是手工刻制,与真印章的差异点比较明显,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普及,用各种高新技术制造出来的假印章印文逼真程度相当高,为鉴定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53.
刘宁  陈兴章 《今日海南》2007,(11):40-41
公章随身带、会议流动开、文件家里藏、办事人难找……”在万宁农村,干部群众曾用这样一句话,形象地形容一些村“两委”办公条件的窘迫情况。  相似文献   
54.
村主任去县农业局开一个扶贫工作会议,因为“工作需要”,买了一包11元的黄果树香烟,另外花7块钱吃了一顿饭,去的车费没要求报销,打算报一张10元的返程车票。有村民代表质疑说,“买香烟这个事情说不清楚”,不同意报销。村主任一气愤,顺手就把票撕毁了。  相似文献   
55.
[基本案情] 陈某为牟取暴利,利用私刻的“××文理学院”公章和伪造的“××文理学院”文物调剂介绍信,以对学生开展爱国教育为名,骗取“××青铜器博物馆”负责人胡某的信任,从“××青铜器博物馆”调剂出馆藏二级以上青铜器文物3件,向该博物馆上  相似文献   
56.
方焰 《新湘评论》2005,(2):44-46
我省涟源市三甲乡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胡志雄.打着“胡乡长”的旗号,靠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先后伪造有关公章8枚,骗取公安机关对爆炸物品的审批条.然后将审批条“卖”给两家非法小煤窑和石膏矿主.从而使得这些窑主和矿主能够买卖炸药、雷管等危爆物品用于非法生产;同时他又伪造“涟源市农村信用合作联合社”公章.  相似文献   
57.
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  相似文献   
58.
毋庸置疑,公章是一个单位权力的象征,如 能正确的使用,即代表着单位的真实意 思表示,但如行为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盗用、骗用公章,即当公章被不正当的使用,法律又是如何确定它的效力呢?依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当前经济审判工作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的精神:有确切证据证明合同签订人以窃取的单位公章签订经济合同的,应当认定合同的无效,一切责任由盗用人自负。但目前尚无法律、法规确定新启用的公章被用于启用之前的文件的效力,法院的判决书在事实认定上各有其说,当事人迷惑不解,更别提律师的无奈。本人在办案过程中遇到的…  相似文献   
59.
发展 《人大建设》2001,(9):46-46
1998年7月,我在某银行储蓄所存款5万元,定期3年,银行给我一份存单,存单上有银行工作人员的签章和银行公章。今年存款到期后,我到该储蓄所取钱。储蓄所以当时为我办理存款的人因犯贪污罪已被判刑、我的存款单是假的、存款已被该人违法支取挥霍为由,拒绝支付。请问:银行的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我能不能要回存款?  相似文献   
60.
陈甦 《法学研究》2020,(3):39-60
公章的意义在于使特定的意思表示与特定的主体相联结,是书面法律行为的重要标识方式。因经济活动中存在真公章无权使用和假公章冒用等现象,公章名义人因此或借此对公章真假及使用效力提出抗辩。但实践中对公章效力的判定却常有偏差,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公章抗辩缺乏系统有效的处理规则。公章抗辩包括公章确认抗辩和公章效力抗辩,公章效力抗辩又可分为真公章效力抗辩和假公章效力抗辩。不同类型的公章抗辩在抗辩事由、举证责任等方面,均有不同的规则内容与处理要点。实务中对公章抗辩的处理与认定,应当有效把握不同公章抗辩类型的基本规则与特殊情形,并妥当辨识及运用公章效力与表见代理或表见代表之间的互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