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1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70篇
法律   756篇
中国共产党   1043篇
中国政治   1394篇
政治理论   304篇
综合类   4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434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吕斌 《法人》2013,(3):75-78
连续四年发布"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这是《法人》杂志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这个团队甘愿担当的使命2013年1月20日,《2012中国企业家犯罪媒体案例分析报告》发布会暨企业家犯罪预防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对于背后主办方之一的《法人》杂志来说,这已经是第四度发布"企业家犯罪报告"。  相似文献   
92.
现行的《文化生活》教材,以全新的视角全面科学地介绍了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党的基本纲领对文化建设的提法和要求为依据,阐述了文化的继承传播以及中华文化的地位作用,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3.
2015年8月以来,按照中组部、中央农办、国务院扶贫办通知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先后选派了21名优秀干部到贵州贫困村任"第一书记"。他们和贵州选派的近万名驻村干部一道,为推动贵州农村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注入了强劲动力。本刊选取四名代表,讲述他们的驻村故事。  相似文献   
94.
人类进入群居生活到大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会存在不同的矛盾纠纷。社会矛盾纠纷的存在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面对社会矛盾纠纷,人的主观能动性造就了人们解决矛盾纠纷的力量。社会越进步发达,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途径和方法就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95.
规律与规律作用的现象,是中学哲学课教学的一大难点。教材中虽然讲了规律的"四个是"("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但是,学生普遍只能记住抽象的规律的定义,一旦遇到具体问题,哪些属于规律,哪些属于规律作用的现象,却辨别不清。究竟该怎样区分规律与规律作用的现象?下面就此谈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并请专家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96.
现代图像心理学通常把生活和艺术中对相貌的知觉与肖似性的论题有机的融注,并扩展到摄影、图片、造型、表现等更广的范围.本文以图像心理学为核心,把"相似现象的知觉性比较"视觉化,根据一般审美的心理规律,旨在从深层次上认识视觉艺术自身的艺术价值,探寻视觉艺术创作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97.
成立工作专班是推进工作的方式之一。但在基层,一些工作专班出现泛化、异化现象3北方某地甚至一周之内就下发了成立6个领导小组、专班的文件,“其中不乏重复的”。面临急难险重任务或阶段性工作时,成立“工作专班”有助于取得集思广益、统筹兼顾、协调联动的效果,能加快沟通协商、解决实际问题。但在一些地方,肓目成立的各种工作专班正在成为基层新负担。对此,您怎么看?  相似文献   
98.
犯罪现象是研究犯罪学的前提,必须通过科学抽象,遵循理性原则和步骤,界定犯罪现象概念,透过犯罪现象(包括假象),深入犯罪本质,研究犯罪原因,寻找犯罪规律,提出科学对策。否则,就犯罪现象研究犯罪现象,是得不出科学结论的。  相似文献   
99.
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印度孕育出了两朵并蒂青莲——印度教与佛教,不仅是其民族文化的精华,更是世界文明的财富,《奥义书》作为印度上古思想转型的关键著作,在印度宗教与哲学发展过程中有着重大意义,更被直接看作佛教思想的缘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现象之美、本体之美两个角度解读《奥义书》中的美学思想,追寻真实的美、追逐"梵我同一"的彼岸。  相似文献   
10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针对当前存在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构筑现代诚信大厦,是摆在国人面前一项重大而严肃的时代命题。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呼唤重建诚信文化诚信文化是指诚实守信为核心理念的行为准则,并为人们所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诚信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题中要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前我国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充分表明,诚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是推动人与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依据。从现代社会的视角看,弘扬诚信文化是一个社会健康运行的根基和精神纽带;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应遵循行为准则。当前,整个社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确实令人堪忧,说严重点到了“可怕”的地步。一是官德滑坡,滋生腐败。突出表现在政绩弄虚作假,年龄履历造假,以权谋私敛财,生活腐化堕落等;二是商德滑坡,不讲诚信。假冒伪劣防不胜防,坑蒙拐骗花样百出,虚假广告随处可见,令人心怵的案例有“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黑煤窑”等不一而足。三是公德滑坡,人心不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