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4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11,(20):37-38
<正>在六盘山高级中学,每年都有来自宁南山区的2000名学生接受免费高中教育,其中40%为少数民族。2002年以来,宁夏先后投入6亿多元,在银川市建设了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和育才中学,面向西海固地区招生。如今,六盘山高级中学已成为宁夏10所示范性高中之一,也是标准化回民学校。六盘山高级中学实行全寄宿制,对少数民族学生降低20分  相似文献   
92.
《党史纵览》2011,(7):48-48
1935年10月7日,中央红军越过六盘山主峰,在青石嘴与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激战,毙敌200余人,俘敌近百人。战斗结束,毛泽东纵情吟词:"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相似文献   
93.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翻越征途的最后一座大山即六盘山后,一路长驱直入,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他在领导红军创下长征革命实践史诗的同时,还一路创作了多篇豪迈诗词。那么,他所创作的最后一篇长征诗词《清平乐·六盘山》背后,又发生过什么有趣故事呢?绝伦佳诗应运而生《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创作的最后一首词。六盘山为陇山山脉主峰,  相似文献   
94.
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早已家喻户晓,是毛泽东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诗词之一。几十年来,《清平乐·六盘山》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并把这首词作为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特别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这首词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指挥红军翻越六盘山时写的。其实,《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的最初形式,并不是现在人们诵读的样式,而是以自由体歌谣——《长征谣》的形式出现的。  相似文献   
95.
李喆 《党政论坛》2011,(18):54-54
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早已家喻户晓,是毛泽东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诗词之一。几十年来,《清平乐·六盘山》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并把这首词作为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特别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这首词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指挥红军翻越六盘山时写的。其实,《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的最初形式,并不是现在人们诵读的样式,而是以自由体歌谣一一《长征谣》的形式出现的。  相似文献   
96.
雄壮六盘山     
伫立六盘山巅,我努力寻找着一种感觉。确切地说,我是在寻找着一种霸气,一种雄壮、强悍、啸傲天下的王者之气。然我终是俗人一个,面对高山,我自觉特别渺小,尽管我内心深藏“山高我为峰”的豪放。  相似文献   
97.
《共产党人》2010,(4):60-60,F0003
泾源县独特的地理和自然环境适宜发展优质肉牛生产,具有生产“绿色”牛肉的先天条件。长期以来,当地群众素有传统养牛的习惯和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抓草畜、谋发展、促增收”共识,草畜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98.
六盘山上     
六盘山地跨宁夏、甘肃两省。进了六盘山,风光、气候、居民着装、住屋都迥然不同了。首先见到的田野是一片连一片的黄土,也见不到砖砌的房屋。当地群众全在山边挖个土洞,后来我们才知道这就是窑洞。在集镇上偶尔可见一排排房屋,也都是黄土垒的。放眼一看,到处都是黄色的,色彩单调极了。但是,走进这样暖和的  相似文献   
99.
《共产党人》2008,(20):44-45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翻越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时写下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00.
《新湘评论》2008,(6):11-12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世界是一个大舞台”。胡锦涛总书记说,古往今来,世界大舞台上演出的所有戏剧,主角始终都是各国人民。 回溯73年前,红军在由通渭向六盘山进军的途中,毛泽东“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由是,他以“昆仑”为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