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民族文化典籍对外传播既是一种现实中存在的文化活动,也是当下传播研究的关切热点,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根据传播活动发生的实际情况和规律性特点,我们有必要认识文化典籍对外传播的一系列环节与联动关系。基于此,本文从民族文化典籍对外传播的理论意义出发,探讨了典籍外传的理论化模式,建构起相应的传播模型,并进一步区分了文化典籍外传中民族文化形象得以传播的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42.
从《文汇读书周报》上,读到记者方毓强的报道《古旧书业欲重振旗鼓》,令人称快,极表赞成。古旧书籍,弃之则废,用之则宝。可惜,相当一个时期了,古旧书籍的市场遭到忽视,萎缩得厉害,致使许多珍本典籍只好散失,或慢慢烂在书橱里。深望由此呼吁而使之否极泰来。  相似文献   
43.
扶璐  晨维 《台声》2005,(12):88-89
北京川山技贸总公司总经理赵放先生投资并集北大、清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百余名专家学者的智慧与10年心血编纂的《四库禁毁书丛刊》,全套401册。它与目前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构成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基本书库。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已收购馆藏,以及王学军、魏礼华等个人收藏。对于很多人来说,10年似乎是很漫长的一段旅程,但10年对于不少默默无闻的英雄来说,只是磨了一剑,这一剑,仅仅是一个起点。在那些付出与辛劳的人生岁月中,在带着苦涩…  相似文献   
4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  相似文献   
45.
李晓巧 《廉政瞭望》2023,(13):65-65
讲宋代理学,必言“程朱”,“朱”即朱熹,他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元明清三朝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标准,巩固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这位著名的思想家、大学者,有个鲜明特点——较真,这体现在学术、作诗词与做官等方面。《宋史》记载:“(朱)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这时朱熹才四岁,可见其自幼就具有强烈求知欲。朱熹一生学问推崇“格物致知”,穷究事和物的道理,不仅对儒家典籍深学精研,对当时的科学也有相当研究,以至于20世纪世界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认定“朱熹是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自然学家”。  相似文献   
46.
民族伦理所呈现的地方性知识谱系是一个蕴涵多元参照点的开放结构,它为伦理精神的翻耕与重建予以资源储备上的贡献。翻耕是对民族伦理资源的深挖与对百家伦理见解的吞吐;而重建是基于对民族伦理病灶的镜见与对民族伦理的现代病根的祛除。研究认定民族伦理的内核依然可以新旧相续,对民族伦理的翻耕与重建的筹划需借力对民族伦理的全新解释,并以此全新解释而获致地方性道德知识谱系的维护与民族伦理创见的突破。  相似文献   
47.
交友联拾趣     
正交友联,是指那些劝导人们谨慎交友、文明交友、以德交友、与善友交的对联。品读这些构思巧妙、寓意深刻的交友联,可以让人们从中领略修身择友、处世交友之要义,开阔眼界,受益匪浅。安徽宿松石氏共出9名进士,其宗祠内有一对联:"择友须求三益;克己宜守四箴。"此联讲的是交友之本,修身之道,巧妙借用了典籍中的名句,含意蕴藉,词藻雅致,对仗工整,富有教益。"三益"取自《论语·季氏》:"益者三友……友直、  相似文献   
48.
苗连贵 《侨园》2016,(4):23
正樱花怒放,满树烂漫,如云如霞。樱花几乎是边开边落,飘飘摇摇的花瓣轻灵若仙,随风翩翩起舞,形成纷纷扬扬的樱花雨,落地,安详地离去,她们是在经过短暂的灿烂后香消玉殒的。樱花在中国典籍中不多见,但可从古代诗人的笔下觅其芳踪。唐朝李德裕的"二月草菲菲,山樱花未稀",白居易的"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李商隐的"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李煜的"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依熏笼"。把樱花描摹得最为鲜明的当  相似文献   
49.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深邃的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与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系列思想,对于我们传承与发展中医药事业,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实现古老中医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学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佛教典籍这样记载一个传说:凤凰在大限到来之时集梧桐枝于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不再死。凤凰经历这种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称为“凤凰涅盘”,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以凤凰涅盘来比喻今日的石家庄最恰当不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