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论《筱园诗话》的诗学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良运 《思想战线》2003,29(3):69-73
《筱园诗话》是清代最后一部理论价值较高的诗学著作,作者赋予了"积理养气"说的"理"与"气"以新的内涵,提出了"真气"说,由此从"诗贵有我"又"须无我"而标举"真我",指出"有我"不是"自身份",而应是具人类之心、表现人性之美的"上下古今,神而明之,众美兼备"。作者又以宏观诗史的目光,列"大家"、"大名家"、"名家"、"小家"为历代诗人之"家数",此种具有审美判断的命名,优于清代已有的多种品评法,为后人沿用。  相似文献   
12.
为政重在立德,立德先要修身。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无论古今中外,做官都必先做人,做人都必先修身。领导干部修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是思想、道德和精神修养,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士一向都重视道德修养。虽然宋代理学家着力于宇宙论和本体论的建构,可这并不削弱他们的道德意识,而是在更高层面上展开对道德修养的审视。杨时重视个人修养,他的道德修养观有丰富的内涵。他主张革去胜心、循天理,求诸自身内心之诚,并通过精一之功来体验道心,遵循天理之善来致养平和之气,通过居敬的工夫,在坚守道统的同时不断探索、求疑,最终实现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和儒家文化的承传。  相似文献   
14.
刘伟 《前沿》2011,(18):59-62
养生思想是传统生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郭店儒简所见之养生思想却很少有学者关注。郭店儒简对养生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在生理层面上认识到需要对血气进行保养;在心理及社会层面上认识到需要用道德品质及"乐"对"心"进行保养。郭店儒简的养生说为早期儒学养生理论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修学以养智,克躁以养气.淡利以养德.持恒以养节.此乃现代青年干部修养之四咂。  相似文献   
16.
"文气"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养气说"又是古代气论文艺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刘勰《文心雕龙·养气》篇为代表的"养气说",其内涵就是要保持生命之先天本性,使生命之本性在文学创作中自然而然的显现、流露。这种文论思想是古代"气"本体论的具体表现,它以道家的思想为渊源,与稷下学派、王充、魏晋玄学养气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整个《文心雕龙》体系中,我们不能把《养气》篇仅仅视为对《神思》篇的补充,而应看到它的独立地位,"养气"可以视为《文心雕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一块厚重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黄英华 《政府法制》2010,(16):31-31
人生一口气,气聚则生,气亡则死。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相似文献   
18.
张载认为人性区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纯粹至善的,气质之性是恶的来源。人性修养的目的就是要根除气质之恶,复归至善的天地之性。而要回归天地之性,既要"继善成性",又要"变化气质"。"继善成性"就是要保存、继承天地之性;"变化气质"就是要根除气质之恶。"集义"、"养气"是人性修养的基本工夫,通过"集义",养得"浩然之气",就能与天为一,成性成圣。  相似文献   
19.
张益超 《学理论》2013,(11):41-42
价值观是作为人获得一种充分的、完全的内在修养后所产生出的一种外在的、能够由其他人所认知其本人修养结果的一种体现。孟子"知言养气"的逻辑结构,应是知言先,养气后;先知言,再养气养气以知言为基础,并一定程度体现出知言。"知言",是为了我们营造更好的思想空间,是内在修养的基础,而"养气"则是对于内在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研究孟子的知言养气学说,有助于我们在正确的言论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医认为,“午饭后要坐,晚饭后要走”。午饭后,11点到1点之间,静坐一刻钟,有助于推动血液运行,间接起到养神、养气、养筋的作用。晚饭后散步的意义也很大。忙了一天,晚饭后散步,轻松一下,对身体大有好处,但放下筷子就走的习惯却并不可取。因为,吃进去的食物需要在胃里停留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