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8篇
各国政治   67篇
工人农民   79篇
世界政治   18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0篇
法律   702篇
中国共产党   1620篇
中国政治   1980篇
政治理论   858篇
综合类   126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441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506篇
  2010年   552篇
  2009年   477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71.
系统论与高校基层团建在研究以及实践层面都有极强的契合性.系统论下的高校基层团建要树立大团建观;要明确基层团委、团支部、团员的地位及其定位;要从组织结构、制度结构、团干结构、团员结构、活动结构几个方面进行系统优化;要坚持有原则的社会价值导向和市场导向;自组织理论下找准半青年自组织的关键序参量,推动组织文化建团.  相似文献   
872.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马列主义的农民理论与其所处的生活时代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先后形成了重“民力”和重“民利”的农民观.分析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农民观,可以为当今“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73.
向雪晴  李晓东 《求索》2014,(10):179-182
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武则天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养生家。武则天养生观主要包括动静兼修的健身观、心态平和的养心观、爱好高雅的情趣观和中药护肤美容的养颜观,具有动静结合、性命双修和休闲逸情三个主要特征。武则天动则养身,静则养神,趣则养心的养生方法,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养生内容,也给现代人养生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动静有常,和谐适度;心静神安,心神合一;包容大度,心态平和;爱好广泛,情趣高雅。  相似文献   
874.
张向真 《求索》2014,(8):81-85
中国当代语言哲学理论维度的嬗变思潮与西方社会的发展变革、语言学思想和语言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契合。当代哲学因其固有的神学——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论性质,陷入逻各斯中心主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困境,然而,语言作为社会生活的产物,社会的快速发展,必定会带来语言的急剧变化。因此,对中国当代语言哲学范式转换机制及其构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75.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由张载作词、徐敏作曲、我演唱的《圣贤颂》与大家见面了。最近两年,我在昆明、香港、北京、长沙、宁波、温州、衡阳和邵阳等地向四万多人解读,向古圣先贤学习治国安邦。为天地立心是大宇宙观,敬畏敬重,天人合一;为生民立命是大生命观,平等博爱,善待众生;  相似文献   
876.
陈科华 《求索》2014,(11):20-24
"协和万邦之道"是传统中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华夏之中国与周边民族及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要靠什么样的政治理念与外交实践原则去维系,才是最具正当性且最具有效性的。它以"夷夏之辨"为民族国家认同的理论基础,从"天下一家"或家国一体的民族国家观出发,建构了一个具有天然合法性且具有等级尊卑秩序的和谐世界图像,对当代中国民族关系处理及世界和平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与价值。  相似文献   
877.
郭慧敏  伍洲 《求索》2014,(2):167-170
在当代中国,国家与公民及公民相互间围绕利益、价值进行磋商逐渐成为社会常态,在利益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运用哈贝马斯的商谈法律理论检视我国的行政立法商谈机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对主客体模式规则观和主体问模式规则观的对比论述,用哈贝马斯的商谈论及其相关理论对主体间模式规则观加以研究和分析,试图对目前我国主客二分的规则思维模式进行一定反思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78.
人的本质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永恒探讨的话题。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的人,从社会实践出发,系统地探讨了人的本质内涵,形成了科学的人本观。马克思科学人本观的形成,经历了早期的"自我意识"人本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类本质"人本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期的"社会关系总和"人本观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人的需要"人本观的长期逻辑演变。从文本学的角度系统梳理马克思科学人本观的逻辑进程,对于我们当今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79.
美与丑是一对美学范畴,从古至今对于美的研究可谓详实,而对于丑的认知就存在诸多的误区。审美会习惯将丑推向其对立面,而忽略审丑的美学意义。中国人审美中习惯于感官愉悦,而审丑是需要勇气和胆魄的。另外,丑的特性美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而艺术中的丑与生活中的丑也是大相径庭的。  相似文献   
880.
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国内外哲学界一直对马克思人性观的特点争论不休。通过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对人、人性和人的本质的阐述可知,马克思人性观具有以下内容:人性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人性是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人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马克思人性观的这些内容决定了马克思人性观的实践性、全面性和生成性等特点,正是从这三个方面出发,马克思人性观实现了对西方传统人性观的片面性、抽象性和永恒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