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镇具有巨大的聚合辐射功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但当前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急躁冒进现象,造成周边资源与环境巨大压力,导致城镇化率虚高、建设布局在空间上失控。因此,应把握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度",制定好农村城镇化的科学规划,建设好农村城镇化的配套措施,才能引导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习总书记着重强调,推进改革胆子要大,但步子一定要稳,战略上要勇于进取,战术上则要稳扎稳打。省委书记沈晓明在不久前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自由贸易港建设总的工作节奏是坚持“小步快跑”。小步快跑,在进度上“走小步”,就是不冒进、不操之过急,走一步看一步,看准了就再迈一步,稳妥、积极、有效地推进改革;在速度上则追求“快跑”,每次改革看似小步,实则是朝着笃定的方向前进,最终在一连串不起眼的“小步快跑”中达至改革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3.
陈云1957年提出了"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的理论."相适应"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背景,有着深刻的历史启示意义.对反冒进与批评反冒进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思,能够使我们看到,提出坚持"相适应"理论与自力更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相适应"理论是中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客观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它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严重失误。"大跃进"运动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为主要标志,使"左"的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打乱了正常的经济建设秩序,浪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资源,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其实在此之前的1955年,由于国民经济的状况良好和三大改造进度的加快,已经使人们的头脑开始发热,误以为经济建设的速度可以大大加快,甚至"完全有可能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尤其是《农业四十条》各项高指标的公布,迫使工业、交通、商业、文教等部门纷纷大幅度修改原定的各项计划指标。周恩来和陈云等人敏锐地觉察到盲目冒进的苗头已经露出,他们从实际情况出发,着手设法防止急躁冒进,坚持稳定发展。但此时的毛泽东急于求成,他觉得周恩来的"反冒进"打击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在他看来,"反冒进"的思路必须打掉。因此,对周恩来的批评也就在所难免了。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胜利地开展了各项社会改革运动,并从1953年开始进行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正当全国经济建设高歌猛进的时候,毛泽东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同在中央一线主持经济工作的周恩来、陈云等人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发生了分歧,并引发了一场影响共和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争论.这就是1956初至1958年上半年,围绕着对1956年经济工作的估计、1957年国民经济计划和"二五"计划草案的制定而发生的反冒进和反"反冒进"的争论.作为主管全国经济工作的主要领导人,陈云自然而然地卷入了这场争论的漩涡之中,并一度失去经济工作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中共八大后很长一般时间内党内民主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认为党内民主的缺失是导致八大路线中止的一个极其重要原因。而导致党内民主缺失的原因在于缺乏民主传统、缺乏制度与法律的保障以及国际共运史上错误做法的不良示范作用,认为必须加强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以保证党内民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立旭 《湘潮》2011,(3):10-14
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围绕着反冒进问题出现了意见分歧。周恩来是主张反冒进的,因此受到批评,不得不违心地作检讨,甚至提交辞呈。后来的历史证明,反冒进是正确的。当年周恩来在这个问题上表现了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中共最初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在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这场争论最终以毛泽东批判反冒进而导致全国范围内“左”倾恩想占据上风,并为大跃进的发动做好了恩想上的准备。分析毛泽东批判反冒进的原因,对今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有历史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美国学者孙斯坦的理性风险观对于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有很大的启迪意义。按照孙斯坦的风险控制理论讨论刑法介入的时点和力度,不失为一种较为稳妥的方法。针对当前要求加强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的观点,应当强调刑法的谦抑性价值。对于食品安全刑法保护问题上的保守倾向和冒进态度应予以批判。  相似文献   
20.
这里说的“三面红旗”,是指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高举“三面红旗”的时代已过去50多年了。回头看,它都是一个盲目冒进的问题。总路线是在经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上的盲目冒进;大跃进是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盲目冒进;人民公社则是反应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方面的盲目冒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