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415篇
中国政治   386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8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围绕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今后17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树立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求真务实,坚持追赶与跨越并重,前10年突出重点打基础求突破,后7年全面推进快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宁夏各族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向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民族  相似文献   
852.
徐驰 《奋斗》2004,(1):23-24
近期听到一些乡、村干部发出农村工作难的感叹:一“难”经济困难。二“难”市场驾驭。三“难”农民增收。四“难”规模经营。五“难”跟进服务。这些困难已经导致了一些乡、村干部削减了在农村工作的信心,影响乡村组织的战斗力,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853.
邓晓明 《奋斗》2004,(8):13-15
萝北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三农”工作,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来抓,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闯出一条新路,设立村级事业发展基金。村级事业发展基金就是通过政府积极主动筹措资金,构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平台,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重点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从而促进县  相似文献   
854.
《新长征》2006,(12):56-56
省民建部分委员认为:牧草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不可或缺的遗传物质基础,对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治理及相关科学研究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未来农牧业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握和利用种质资源的程度,谁占有的种质资源越多,谁研究的越充分,谁就将越占主动。  相似文献   
855.
《海南人大》2006,(1):I0020-I0021
昌江黎旅自治县位于海南省西部,总面积1596平方公里,人口23万,昌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近年来,昌江立足本地自然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芒果、香蕉、甘蔗、瓜菜等热带高效农业,曾获“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芒果)标准化示范县”称号,是全国闻名的“芒果之乡”。  相似文献   
856.
857.
858.
一、值得总结推广的经验和做法。狮山村委会位于风景秀丽的“西南第一山”武定狮子山南侧,距离县城7公里,全村9个村民小组,共268户1111人。耕地面积1300亩,山林面积12787亩,占狮山风景区的三分之二。几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依托狮山丰富的森林、水和旅游资源,发展非公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了村党支部凝聚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被州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成为武定县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面旗帜。他们的经验和做法是。  相似文献   
859.
阳春三月,我来到省委组织部建整扶贫联系点——潭湾镇杉林村调研。一走进村子,映入眼帘的是装修一新的村小学和村办公楼、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以及村民那一张张欢愉的笑脸……然而,“养女莫嫁铜山坪,四十八根烂田埂”,则是过去杉林村的  相似文献   
860.
岷县地处甘肃省定西市南部,是个农业县。今年3月份,我选择岷县有代表性的6个乡镇,在每个乡镇选择1个收入高的村和1个收入低的村,在每个村各选择一个富裕户和贫困户,重点就农民收入状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农户收入差距的解剖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富裕农户的出现展现了农民增收的光明前景,贫困户大量走向脱贫致富展示了农民增收的现实可能性,贫困农户的继续存在表明了农民增收工作的艰巨性,而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