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414篇
中国政治   386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8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仁风镇位于济阳县东北部,面积125.44平方公里,辖82个行政村,6.1万人,耕地面积11.7万亩,是中国西瓜之乡,中国山楂之乡,中国鼓子秧歌之乡。仁风镇土地宽满,现代农业发展起步较早,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发展,在农业产业上逐渐形成了以“瓜、牧、林”为主的三大特色品牌,也就是形成了以西瓜、奶牛、林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生产新格局,三大主导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92.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谈到,我市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和省会现代化建设需要,我们提出发展城郊型、都市型“两型”农业的总体思路,即依托省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坚持以实施现代农业特色品牌战略为抓手,  相似文献   
93.
《湖北政报》2009,(22):28-32
<正>鄂办发[2009]47号各市、州、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湖北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  相似文献   
94.
《群众》2010,(9):40-41
<正>当前,转型升级已经成为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就乡镇经济而言,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实  相似文献   
95.
刘志凌 《群众》2009,(1):72-73
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增收,根本在产业创新.关键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而农业标准化则是农业产业规模化建设、集约化生产、系列化加工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创新建设生态农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江苏省农科院充分发挥其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优势,以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创品牌农产品,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进城从事二、三产业,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并且这个群体的人数还在迅速扩大。这些“留守儿童”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心理问题增多,  相似文献   
97.
白牛村是富川瑶族自治县的一个边远瑶寨。过去,白牛村村民的小农意识非常浓厚,收入主要是靠种两亩水田、养条肥猪,收入不高,群众生活极为困难,人们戏称:牛也是白“牛”。现在,白牛村树木花草赏心悦目,有幽雅别致的休闲小区,有古色古香的家庭楼宇,有中西风格的小洋房,有池塘、凉亭、九曲桥,还有森林公园。村容村貌变化了,年人均纯收入从过去不到400元增  相似文献   
98.
杨治业 《前进》2009,(2):33-36
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破解的课题。本文根据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健全山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谈些看法,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9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云南应该适应消费绿色化、农业功能多样化和全方位竞争的新趋势,立足资源禀赋和区域发展定位,把高效生态农业作为云南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努力打造全国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经济园。  相似文献   
100.
《当代贵州》2008,(10):49-49
从1986年担任涵盖15个村民组451户2010人的麻道村村领导至今,我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自2002年以采,经过不断大胆摸索,我们村走出了一条“烤烟兴村,桑蚕富民,蘑菇增效,多业并举”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路。到2007年底,烤烟、蘑菇、桑蚕已成为麻道村水稻、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业以外的支柱产业.全村人均实现纯收入1900元,为四年前的2.5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