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617篇
中国共产党   691篇
中国政治   956篇
政治理论   218篇
综合类   40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关于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的界定,在既定的国家法律的层面,我们以往忽视了社会实证的调查研究,无论采取何种见解解释集体所有的性质皆显得多余。为了准确地理解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就必须摒弃所一贯坚持的就法论法说理模式,进行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归纳出集体所有的运作模式,解释集体所有的确切内涵。  相似文献   
22.
唐山市丰润区由原丰润县和唐山市新区合并而成,全区共有28个乡镇,人口90万,其中农业人口70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几年来,丰润区公证处根据全区农业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将辖区内的农村企业承包租赁、土山荒的承包、农业信贷、分家析产、土地流转、男到女家落户、民事赔偿协议等事项确立为公证服务的切入点,把公证工作逐步向农村延伸,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强调增加农民收入,并采取了诸如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等多方面的措施,但农民收入增加仍十分乏力且增长速度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九·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实际增长47%,1996年为9%,1997年为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为21%。究其原因,除受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影响外,涉农政策制度的滞后客观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就七项涉农政策制度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革意见。一、农村土地制度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在全国农村实行的联…  相似文献   
24.
一、公证制度有助于物权流转的安全、有序 公证制度是公证机构行使国家证明权,依照法定程序对法律行为、法律事件和法律文书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加以证明的法律制度.公证机构具有专业性、权威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所作的公证证明是真实的合法的,同时具有法律关系成立的要件、解决争议的证据、强制执行的根据三大效力和作用.其实,公证制度最大、最重要的效力和作用,是经过公证,对公民、法人及准法人组织申请公证的事项进行正面引导,使之进入法制轨道运行,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5.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模式与阻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向前 《理论月刊》2003,(9):140-142
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新型模式是在新时期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要求。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模式创新只能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实现农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模式。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必须坚持“受者有利,让者有依,合理利用,促进发展”的原则,确保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同时,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存在着:(1)农户传统的心理文化因素;(2)土地经营的比较效益;(3)政府的土地政策;(4)城市化过程风险四个因素的阻力。  相似文献   
26.
论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注重经济政策的调整而忽视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 ,可能是我国农业不能长期稳定增长的症结所在。文章先提出一个产权分析框架 ,揭示产权的基本内涵、主要功能以及产权制度的变迁 ;然后用这一框架分析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具体特征 ;最后 ,提出农民拥有自由转让的土地产权与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不矛盾的 ;土地规模经营的实现只能建立在产权流转的基础之上 ,当前应努力为土地产权流转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7.
孙本良 《理论前沿》2003,(19):31-32
如何正确看待当前土地流转问题,文章强调了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问题,切实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和管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稳定农村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28.
克服农村土地流转进程中的法律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三德 《前沿》2003,(8):62-63
土地流转是在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按照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如何坚持“条件、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 ,各地都在不断摸索、探讨中。笔者针对近年来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从法律的角度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土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29.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于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在“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尤其是要“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的依法合理流转,坚决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相似文献   
30.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农民负担大幅减轻,尤其是2004年中央1号文件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种田效益显著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也日益突出。我们就这个问题在湖北省襄樊市作了一些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