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879篇
中国共产党   782篇
中国政治   1125篇
政治理论   256篇
综合类   50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将天津滨海新区列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出近期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支持天津滨海新区进行土地管理改革。在有利于土地节约利用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前提下.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加大土地管理改革力度。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及土地收益分配、增强政府对土地供应调控能力等方面的改革试验。”其中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作为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拟对其中的法律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案情简介】 通州区宋庄镇某村村民刘某与本村村委会于1999年5月1日签订了土地承包协议,期限30年,至2029年5月1日。由于经济原因,刘某想转包给住在朝阳区太阳宫乡某村村民信甲。双方和村委会一致认为需要公证以保护权益,遂于2002年4月27日来到公证处,对转包协议书进行了公证。协议中写明:刘某把原先承包的所有土地及地上物转包给信甲,由信甲每年交承包费给刘某所在的村委会,承包期限到2029年5月1日,原刘某的承包协议作为本转包协议不可缺少的附件。事隔四年,刘某却认为,原先自己与村委会签的承包协议应归自己保存。并且由于土地价格的上涨不愿再转包给信某。而其实此时信甲已死亡,其妻和儿子信乙想要“继承转包权”。但是由于其居住地距承包地太远,且不方便经营,所以想再转包或与第三人合作经营。  相似文献   
13.
张丽丽 《工会博览》2010,(4):146-146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闲置的有效途径,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来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但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发生率很低,农村土地仍处于分散经营状态。因此,系统地分析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各种制约因素,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之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通过的物权法未明确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学界对此问题仍有较大争议。农村宅基地的现行立法与现实有很大冲突。农村宅基地性质上虽具有身份性、无偿性,但其作为物权的性质与融资功能不容忽视,允许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应是未来立法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的宪政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将是一个历史过程,必须全力以赴.历届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1982年以来,中央共颁布了关于"三农"问题的8个一号文件.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为此,特编发此组文章,从法治角度探讨新农村建设问题,内容涉及农民的政治权利、村民自治、村委会职能、义务教育和农地承包经营权,以期引起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6.
土地流转动力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是影响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探讨土地流转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规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土地流转问题,更好地指导当前的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讨论了影响土地流转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及其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征地制度是国家垄断一级土地市场,这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也损害了农民应有权益,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阻碍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目前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流转的条件基本成熟,应转变观念,加快立法,切实推进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龙泉驿区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深入调查 ,深刻剖析了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农民意识薄弱、投资主体单一、监管机制缺乏、土地资源价值不真实等方面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最后从建立机制、科学规划、加强基地建设、发展非农产业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贫困地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匮乏,这是个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应怎么办?要紧的有两条:一是保护耕地,二是提高现有耕地的使用效率。在保护耕地和提高现有耕地的使用效率方面,我们已做了一些工作。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贫困地区农村在土地的使用上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严  相似文献   
20.
《解放日报》刊登沈峰的文章说,某地境内金山岭长城有1000m多米长外墙,望孔内安装了照明灯,受到了文物专家和社会舆论的批评。当地文物部门要求7年前以610万元买下部分长城经营权的金山岭长城旅游公司归还经营权,遭到拒绝,此事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文物经营与管理矛盾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