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933篇
  免费   770篇
  国内免费   380篇
各国政治   1087篇
工人农民   1890篇
世界政治   39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15篇
法律   22734篇
中国共产党   37523篇
中国政治   55777篇
政治理论   13276篇
综合类   19912篇
  2024年   266篇
  2023年   1449篇
  2022年   1460篇
  2021年   1883篇
  2020年   2460篇
  2019年   1136篇
  2018年   644篇
  2017年   1132篇
  2016年   2024篇
  2015年   4258篇
  2014年   12504篇
  2013年   11838篇
  2012年   15214篇
  2011年   16295篇
  2010年   13387篇
  2009年   13276篇
  2008年   13573篇
  2007年   10511篇
  2006年   10200篇
  2005年   6586篇
  2004年   4757篇
  2003年   4045篇
  2002年   3346篇
  2001年   2638篇
  2000年   2285篇
  1999年   363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社会保障是一个涵盖着多种内容和项目的有机体系,对此体系的构建是一项艰苦复杂的社会工程。社会保障功能有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只有在充分认识政治、经济、文化、居民需要、社会习俗等具体国情的基础上配置社会保障的内容和项目,确立其保障范围和居民受益程度,才能建成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依据国情,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应以核心突出、项目有限、齐抓并重、标准有别的原则来配置。  相似文献   
932.
生活方式是人类的基本社会活动方式,它会影响到生产方式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落后的生活方式会妨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变革西部农村落后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西部农民的生活质量,成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33.
竺效  徐迪 《经济与法》2002,(6):23-25
“遵守交通规则”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业已深入人心。例如,南北向的行人在通过十字路口斑马线的整个过程中、总是处于绿灯状态下,并且,东西向的交通灯总是红灯,在这种情况下,“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是宄全能够保障行人的通行安全的。但现实生活并非如此简单,如果南北向的行人在进入斑马线时还是绿灯,但当其行进至道路中间时,绿灯变成了红灯,同时东西向的红灯却变成了绿灯,甚至由于考虑到车流量、黄灯、箭头绿灯等因素,这类冲突还会变的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934.
当今中国社会是一个面临巨大转型的社会,而这些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法治社会的实现,这样的社会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935.
一、开发传统道德中与官德要求有关的并具有现实意义的资源我国历代都十分重视吏的道德品质。早在夏朝就有所谓的“夙夜惟寅 ,直哉惟清”的政治清廉思想。西周时 ,更是接受了夏商两代后期由于官吏失德而毁政亡国的教训 ,在选拔官吏时特别强调道德品行 ,以“六德”(知、仁、圣、义、中、和 )、“六行”(孝、友、睦、姻、任、恤 )作为选拔官吏的法定标准。秦朝的职官管理制度也十分注重官吏的道德品质。秦律中规定了“五善”与“五失”的考课原则 ,对官吏的道德品行进行考察。汉朝时伴随着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礼义道德教化被置于治国的首位…  相似文献   
936.
937.
观念就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观念。  相似文献   
938.
经济法视野中的社会中间层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萱 《前沿》2005,(7):133-136
第三部门法域的兴起,打破了原有“政府—市场”二元框架,使市场经济体制朝着“小政府、大社会”的潮流发展。这种变革使经济法主体在原有的政府主体与市场主体的二元结构中,催生出第三类主体——社会中间层主体。本文将对此类主体的内涵外延、特征及其因内部性而存在缺陷进行相应法律规制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939.
蔡光 《就业与保障》2005,(10):35-35
诏安县劳动保障局组织县劳务派遣公司与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采取发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平台作用、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岗前培训、改变农村劳动力就地培训及对弱势群体倾斜等方式,深入各乡镇、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调查、造册、组织、培训、把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培训后派遣到县“菜蓝子”工程和“八仙茶基地”就业。  相似文献   
940.
张辉 《小康》2005,(4):14-16
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中有个重要指标,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小康”概念主要从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进行阐述的。衡量是否小康,必须把“生态小康”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生态小康”的本质是绿色的、是清澈的、是洁净的、是安宁的、是健康的、是和谐的、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