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156篇
中国政治   238篇
政治理论   56篇
综合类   7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胡柯 《小康》2016,(4):42-43
概念内涵是一种交易;以信息为前提;全赖信用维系。农村金融概念农村金融的准确定义是研究和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首要前提。文献分析发现,虽然农村金融在我国历史悠久,但"‘农村金融’作为一个概念被广泛运用,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并且长期以来,在"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的主流金融观基础上,"农村金融"的内涵似乎只要给"金融"冠以"农村"就能自然地被定义出来。  相似文献   
82.
在对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一般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于农民增收机制的异化效应,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主要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银行体系和农业保险对农民增收发挥直接的促进作用,并通过经济增长所引发的就业机制、转移支付机制和溢出机制对农民增收发挥间接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单一且不能有效发挥,商业性金融机构信贷服务滞后,伴有大量资金转移和农业保险保障较低的现象,并开始出现萎缩,使得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都发生异化,不仅无法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还有可能会对农民增收产生消极影响,并提高农民返贫的几率。因此,为了使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从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完善和运行体制改革两个角度提出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3.
黄蓓 《求实》2011,(Z1)
一、贵州农信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贵州农村信用社改革目前还不能说达到了预期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相关法律制度本身的缺陷,是影响改革深入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必要从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生存环境入手,分析贵州农村信用社改革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4.
关于构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作出我国已进入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发展新阶段的总体判断,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命题,目的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我国城市和农村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发展理念、资源配置、政策调整和体制机制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综合配套改革、创新和总体推进。  相似文献   
85.
肖露  肖杰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07,(24):29-31
若把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比喻为一场“及时雨”,那么,农村信用社这只盛水的“木桶”就必须把握时机抓紧蓄水,无论这只“木桶”原来存在多少“漏洞”,只要懂得在这场“及时雨”来临之时既“储水”、又“补洞”的话,就一定能够使木桶盛满丰盈的积水。  相似文献   
86.
农村信用社在中国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其间进行了较为频繁的体制变革,但正如"功能论者"所言,仅仅进行"机构"的变革而忽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和机构效率的提升是难以真正推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事实也证明,金融越来越成为"三农"发展中的瓶颈。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又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和体制创新等已成为这一轮改革的主要方向,其效果如何仍  相似文献   
87.
试析贫困地区农村高利贷的成因、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利贷作为我国民间借贷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在边远落后、贫富差距悬殊的农村贫困地区根深蒂固.在特殊情况下,农村高利贷能起到暂时缓解农村资金供需的矛盾,但长期来看,它损害厂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危害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带来其他诸多消极影响.本文以贫困地区农村高利贷为切入点,研究其成因及影响,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8.
刘贡 《今日海南》2007,(2):25-27
新农村的建设,“三农”问题的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投入的问题.尤其是资金的投入最为关键。钱从哪里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金融支持——向农村开通“钱”途。因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本刊围绕这一问题推出一组系列报道.与大家共同关注这一领域的问题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寻找载体平台和力量支持  相似文献   
89.
陈时兴  蔡祖森 《求知》2010,(5):41-42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农村融资难问题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90.
随着我国农业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表现出了对资金的旺盛需求,而与此相对应的,却是我国农村金融资金供给的日渐萎缩。形成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没有建立起为农民服务的金融体系是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到了亟需深化改革的时候,要围绕建立起为农民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一目标,深化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各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功能,满足“三农”的资金需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