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2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404篇
世界政治   2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篇
法律   1328篇
中国共产党   5628篇
中国政治   5710篇
政治理论   1002篇
综合类   143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900篇
  2013年   1058篇
  2012年   1196篇
  2011年   1379篇
  2010年   1445篇
  2009年   1641篇
  2008年   1809篇
  2007年   1477篇
  2006年   1522篇
  2005年   754篇
  2004年   529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亿元扶贫贷款为何引来怨声一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亿元的扶贫贷款,不仅没有造福一方,反而使得农民莫名其妙背债务,提心吊胆怕逼债;银行遭受巨额损失,资金大量悬空;村干部劳民伤财反遭戳脊梁骨——6年前,甘肃定西市安定区争取了一笔1亿元扶贫贷款给农民修梯田、打水窖;6年后的今天,这笔巨额资金不仅没给农民带来福音,反而引来当地农民、银行和村干部的一片骂声:许多农民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背上了巨额债务,银行发放的扶贫贷款大量悬空,乡村干部为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强行发放扶贫贷款……被迫贷款修梯田农民坚决不认账家住安定区凤翔镇南二十铺村63岁的景春明一辈子种地过日子,没欠过谁的钱,然…  相似文献   
992.
当代中国农民的平等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周作翰  张英洪 《探索》2006,13(1):50-54
平等是人类文明的基本信条,是政治的核心价值之一。对公民给予平等的关怀,是当今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普遍遵循的共同准则;但在当代中国,囿于历史的局限,人为地建立起了二元社会结构,农民在二元社会结构中长期处于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不平等的地位;消除对农民的种种歧视,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93.
从农民的视角看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农民自己的致富运动,我们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农民自身的“小农意识”、“狭隘意识”的特征和人口资源的制约、国家政策的不公正待遇等现实问题影响了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因此,要想发挥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取得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实效,必须让农民获得应有的政治权利,受到应有的各种教育,并通过政策调整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994.
列宁正确论述了人民内部矛盾的非对抗性;把反对官僚主义作为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最主要的一环;把倾听农民呼声,尊重农民利益作为化解干群矛盾的重要前提;重视人民信访工作,加强干群之间的沟通。列宁在探索中也存在一些缺陷,但是他的探索为我们今天解决农村干群矛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领导亿万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宣传思想战线承担着重要责任,负有重要使命。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贯彻落实省委要求,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96.
《天津支部生活》2006,(2):36-37
蓟县城关填东马坊村是个库区村.近年来村党支部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围绕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目标.以改善农民群众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依靠群众。自己动手,大力实施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带领着全村百姓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99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基本目标,就是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三改一化”的历史任务,即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现代农业;把农村传统村落改造成为让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有理想的现代农民,形成城乡互助、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这个基本目标.第一位的任务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而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又在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抓住要领,把握重点,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中心任务,始终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998.
赫宣 《新湘评论》2006,(11):60-61
徐琼花益阳市赫山区笔架山乡农民.益阳市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十佳花卉苗木种植示范户.湖南省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各族妇女双学双比能手.  相似文献   
999.
咨询     
党员的入党时间及党龄该如何计算?;接收预备党员是否要经过党小组讨论?;我的审批手续应如何办理?;乡镇聘用制干部养老保险有何规定?;职工服刑或劳教期间养老保险关系如何处理?;集资建房还收营业税吗?;何种情况可对公务移动通讯费用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养母的养老费用是否应由我来承担?;儿媳能否继承婆婆的遗产?  相似文献   
1000.
《理论与当代》2006,(3):51-51
罗博在2月21日的《经济参考报》上撰文说:记者在宁夏南部山区采访时,被乡镇干部带到一富裕农户家参观:占地几百平方米的大宅院,比镇政府办公楼还气派,木质地板、红木家具、组合音响,装潢摆设之豪华考究让城里人都自愧不如。宽敞的客厅里,几台大功率空调在满负荷运转。户主喜滋滋地称,这是在响应中央建设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在我国广东、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农村,近几年出现了大量“农民豪宅”,西部一些不发达地区也仿而效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