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巴文泽 《学理论》2012,(12):1-3
冯友兰先生一生致力于高校教育,有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学术独立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冯先生在学术独立的维度、举措、意义等方面都有深刻的认识,对我们当下的高校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2.
徐国亮 《党政论坛》2010,(24):13-13
冯友兰,上个世纪国学研究的一代宗师。他将中国传统哲学的“辩名析理”同西方近代的逻辑分析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理学”的哲学体系,其内容涉及行上学、心性论、境界学、人生哲学等,“六书纪贞元”,冯氏哲学开创了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新局面,其人生境界说是“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3.
10月中旬,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本期"记录"栏目与读者分享国学大师们的个性人生,通过这些精彩的故事,希望更能有助您理解他们"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相似文献   
44.
从哲学史的角度看,通过<新原道>,冯友兰揭示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传统和核心问题,确立了"新理学"体系的"新统"地位.但他对学术研究理应遵循的客观性原则的违背,又使它难以成为一部好的哲学史著作.  相似文献   
45.
走近冯友兰     
初冬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鸿词大儒、耆宿名流,一时间汇聚在石柱山下、唐河之滨,参加冯友兰纪念馆落成典礼,纪念冯友兰先生116周年诞辰,人们津津乐道着冯先生的杰出成就、道德文章。抒发着对这位世纪哲人的盛赞与钦佩。我应邀到此,虽对冯先生素无研究,但受此感染,对冯先生的仰慕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46.
陈法娟 《传承》2010,(3):88-89
冯友兰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教育家,也是20世纪中国极少数学术大师和文化巨匠之一。冯友兰的学术、经历,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交错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可以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了解中国哲学在现代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不可逾越的一段历程。  相似文献   
47.
新理学是相对旧理学而方的,冯友兰利用新实在论的逻辑分析方法,对宋明理学进行了改造,使之取得了崭新的面貌.程朱理学中的理、气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的具有一定物质的理和气,而冯友兰对程朱的理、气进行了改造,形成了自己的理气观.新理学是对旧理不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8.
钱谷融在《文汇报》上撰文说,近来我常常想起学术界的一桩公案,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冯友兰的所谓抽象继承法受到公开批判,以后也一直受人诟病。其实,冯友兰错了吗?继承的要旨是在继承其精神,若  相似文献   
49.
岳南 《同舟共进》2008,(10):51-52
1949年9月,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原清华哲学系主任冯友兰知趣地提出辞职,根据吴晗等人的意见,由与中共交情尚好的金岳霖继任。几个月后,老金又被任命为清华文学院院长兼校务委员会委员,并参加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英文版的翻译定稿工作。  相似文献   
50.
《学理论》2016,(5)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使用"哲学兴趣"的概念整理中国哲学史,区分哲学底兴趣与历史底兴趣,逻辑的兴趣与伦理的兴趣,而且在新理学体系中又有一定程度的衔接。解读冯友兰的哲学兴趣说,是冯友兰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新视角,有助于对中国哲学史有更加清晰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