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凉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历史悠久,风情古朴动人。彝族、藏族、回族、布依族、傈僳族等10多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丰富多彩,各民族无论在习俗、饮食或是服饰上都各具特色。但由于凉山地处西南山区,因为历史、社会及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这里还比较落后,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本文期望从法律的角度研究如何更好地保护凉山的文化资源,以期为凉山的发展和文化资源保护贡献绵薄之力。为了更好的阐述观点,本文以凉山的主体民族——彝族的文化为代表来做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2.
彝家雄鹰     
电视剧《英雄无悔》中有一位疾恶如仇、大义凛然的公安局长高天;在奔腾的金沙江畔、逶迤的大小凉山之间,也有一位被当地群众称作“雷波高天”的公安局长,他就是罗建新。  相似文献   
63.
四川凉山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当地人民生活朴实简单,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婚姻习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由于受外来文化冲击,彝族本土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困扰。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对彝族婚俗变迁的实情进行对比梳理分析,可为保护彝族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国际安全研究》2020,(2):F0003-F0003
2020年1月,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十大事件”调研项目组公布了2019年中国“国家安全十大事件”调查结果。按照最终得票多少排序,2019年中国“国家安全十大事件”依次为:(1)大量P2P平台“暴雷”引发投资者维权;(2)扫黑除恶进入攻坚阶段;(3)高校学生群体成艾滋病重灾人群;(4)香港修例风波;(5)学术造假事件频发;(6)四川凉山森林火灾造成27名消防员3名地方干部死亡;(7)北京大学等高校多起不良事件引起舆论广泛关注;(8)江苏响水化工厂爆炸;(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10)“嫦娥四号”探索器在月球背面着陆。  相似文献   
65.
凉山地区特有的民族风服饰,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延绵至今,带有浓郁综合性的民族色彩。近十几年来民族风服饰设计非常盛行,民族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运用大有可为。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相关论述,主要记录的是彝族传统民族服饰分类、图片注录,而很少研究带有现代元素的彝族风格服饰。鉴于此,研究凉山特有的民族风服饰,以便让民族风服饰确立其历史坐标,使更多人认识它,运用它。  相似文献   
66.
李浩淼 《前沿》2012,(4):129-131
乡风文明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乡风文明的本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鉴于民俗习惯在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文章在对凉山彝族婚俗中的身价钱调查的基础上浅析其成因,同时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凉山彝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7.
家支是一种父系氏族组织,保留着许多古代父系氏族制度的特征,被称为活的社会"化石",在凉山奴隶制度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政权职能的作用.本文对凉山彝族的家支制度的产生、特点、蜕变、外部职能、内部职能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家支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指出家支的消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68.
凉山州毒品问题由来已久,一度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兴衰和基层治理的突出问题,被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带帽”重点整治。近年来,凉山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民众通过健全法律体系、创建禁毒示范、提升打控实效、巩固戒毒成效等33项系列举措,从体制、机制、内容和方法四个维度创新开展禁毒工作,创建了民族地区基层禁毒社会治理的“凉山模式”,实现了扶贫攻坚与禁毒治理“双摘帽”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和禁毒工作面貌一新,取得了丰富而宝贵的基层禁毒社会治理经验,成为全国禁毒工作的样板。  相似文献   
69.
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成为了国外毒品经西南门户流入国内的"中转站和集散地"和经滇入川的"黄金通道",该地区的外流贩毒的严重情况更是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目前凉山外流贩毒活动呈职业化、家庭化和家族化特征,利用特殊人群运输毒品情形突出,且外流贩毒组织形式呈网络化趋势,运用高技术手段贩运毒品,反侦察能力增强。基于此,根据凉山彝族地区的毒情形势,应实施"治毒、治病、治贫、治愚"四位一体的模式,坚持"预防、矫治、惩处"三管齐下的禁毒方针,依法治理、创新治理,使得凉山彝族的毒品问题得以从根本上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70.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凉山彝区出现的传染疾病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凉山彝族地区的几种传染性疾病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社会因素,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为医学提供了实际而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