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1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76篇
中国政治   2242篇
政治理论   39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478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71.
《中国减灾》2012,(15):63
日前,安徽省淮南市减灾救灾委结合实际,建立了"淮南市自然灾害应急专家库"。"淮南市自然灾害应急专家库"由淮南市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专项设立,其主要职责是受委托对全市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分析,研判灾害趋势,查核和科学评估灾情,对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提供决策建议、意见、专业咨询以及技术支持。根据灾情从专家库抽列人员组成专家组,对灾情进行会商。  相似文献   
72.
<正>2011年,灾难依旧频繁。家园和生命的代价,促使我们改变和成长。减灾救灾工作是民政业务的传统工作。在过去的2011年,各级民政部门努力提高应急水平,有效保障受灾群众生活;着力加强政策创制,有力促进规范管理;认真谋划长远发展,规划体系衔接更加紧密;积极创新措施手段,防灾减灾意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3.
金磊 《中国减灾》2012,(5):34-36
2012年5月12日正值第四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7日-13日也被确定为“防灾减灾周。今年国家“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74.
<正>大爱、真情、友谊——一场灾难,将民政部救灾司、国家减灾中心、李嘉诚基金会和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紧紧地连在一起。从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至今,他们在那片曾被地震震痛的土地上共同谱写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华彩篇章。  相似文献   
75.
李振炎 《中国减灾》2012,(6X):41-41
<正>在李嘉诚基金会援助小鱼洞镇灾后社区重建项目中,大楠村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那是2011年11月,由李嘉诚基金会赞助,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四川省民政厅、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的四川省彭州  相似文献   
76.
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对2011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2011年,  相似文献   
77.
刘涛 《中国减灾》2012,(2):34-35
甘肃省张掖市地处祁连山北麓,合黎山南缘断裂带,河西走廊狭窄断裂带,龙首山南缘断裂带,具有强地震发生的构造背景,地震活动比较活跃,是中国地震活动主要分布的五个地区之一,地质结构复杂,气候干燥,生态环境脆弱,冰雹、洪涝、沙尘暴、低温冷冻、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地区,因此,加快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8.
《中国减灾》2012,(1):1-1
不是只有明星或政坛人物才可以引领潮流或掌控局面,普通百姓也都有各自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虽然看起来不够明显,也似乎不那么立竿见影,但也不应将之完全忽视。20世纪80年代,83岁高龄的日本农学博士远山正瑛不远千里,扎根中国的八大沙漠之一库布齐腹地——恩格贝,每天种树10小时,一直种到97岁。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日本有7300名志愿者来恩格贝种树,  相似文献   
79.
2012年3月3—9日,借英国国际发展部驻华代表处安排的赴孟加拉国社区减灾工作考察之机,笔者实地了解了孟加拉国的灾害管理工作。中孟两国都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亚洲国家,又同为发展中国家,孟加拉国的灾害管理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0.
杨轲 《人民论坛》2012,(28):60-63
调研背景提起"气象",人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天气预报,而且普遍认为只有这个才与自己有关。其实,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为重大活动提供服务平台、人工影响天气等也都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正逐渐成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