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96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90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要加强对刑讯逼供和其他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要健全有效防范、及时纠正冤假错案的机制;要实行庭审实质化改革,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缺席制度;要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要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人权和民主法治密不可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建设逐步推进,人权保障日益加强。2004年修改的《宪法》第33条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三中全会《决定》和四中全会《决定》均提出"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这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落实宪法人权保  相似文献   
132.
引言在我国,第一审程序是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自诉人提起自诉的案件进行初次审判时的程序。一审程序是刑事诉讼中最基本的程序,是整个审判程序的中心环节和主要阶段。一审程序  相似文献   
133.
刑事诉讼确证方式的外在性决定了出庭作证主体事实上的一致性,即出庭作证主体同处于证人地位.受传统立法惯性影响,新《刑事诉讼法》对出庭作证主体进行了规范上的区别,使出庭作证主体在诉讼权利、义务、作证方式、制裁措施与出庭例外方式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造成了事实与规范之间的冲突.从体系性与层次性制度构建出发,遵循诉讼主体出庭作证应然平等性原则,构建完善的出庭作证制度,是直接言辞原则的要求,亦契合新《刑事诉讼法》进一步加强对抗式诉讼模式的发展趋向,利于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4.
警察出庭作证近年来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然而我国目前的司法现状却是在庭审过程中警察不出庭作证,这一现象对法院准确高效查明案件、作出判决极为不利.鉴于此,我国在刑事诉讼审判过程中应构建警察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35.
证人出庭作证是刑事审判程序的重要环节,在司法实践中,出庭难、出庭率低成为难以解决的顽症痼疾,给司法公正和权威造成消极影响。修改后的刑诉法对我国证人出庭制度作了重大修正,但在适用过程中仍存在较多困境,需要在证人保护、强制证人作证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为确保证人积极出庭作证,应从正反两个层面规定若干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136.
通过授予近亲属庇护权,防止司法权力滥用,以利监督制约。一2011年8月,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次大规模修订工程正式启动。在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草案中,关于"近亲属作证"的建议条文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草案原文是:"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证人没有  相似文献   
137.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激以下简称修改后刑诉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  相似文献   
138.
证人出庭作证是刑事审判程序的重要环节,但不可否认的是,出庭难、出庭率低成为司法实践的顽症,给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造成消极影响。新刑诉法对我国证人出庭制度作了重大修正和补强,为让证人出庭作证,从正反两个层面规定若干促进机制,但该制度仍存较多适用困境,需要在证人保护、强制证人作证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该制度要真正发挥效力尚需各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9.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鉴定人出庭作证,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以及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等进行了一系列规定,对鉴定意见的证据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刑事诉讼中鉴定人的出庭率一直较低,也是人民检察院鉴定人的弱项。人民检察院鉴定人出庭作证,除了依法接受当事人、辩护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等质证外,对人民检察院的公诉工作还将产生重要影响。为尽快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对人民检察院鉴定人出庭前的工作机制,出庭作证的应答规范,以及应对专家辅助人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0.
鉴定人出庭作证是现代法学发展、整个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其具备的公正性、科学性、客观性是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其对证据的鉴定也是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结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中,对于我国当前刑事司法实践中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立法现状和司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并且根据这些原因,科学、客观的对我国刑事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应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期能够为未来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