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96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90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工友》2014,(3):26-26
《工友》编辑部:我入职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两个月前我因社保等问题与单位发生争议并申请了劳动仲裁,由于劳动仲裁部门逾期没有作出裁决,我就向法院起诉了。为了证明与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我提供两位工友的书面证言。案件开庭之前,法院要我通知他们出庭作证,说如果他们不出庭作证将对我很不利。请问,提交了两位工友的书面证言还不行吗? 陈学举  相似文献   
22.
杨瑞华 《实践》2014,(12):33-33
<正>杭锦旗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在庭审过程中,被告为证明其主张,向法庭提供了4份证人手书的证言,但是证人均未出庭作证。被告代理人称,由于所证明的事实发生在农村,开庭时正处于农忙时节,因此证人不能出庭作证。法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九条规定,对其提供的证言不予认定,对其所证明的事实不予认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规定,证人负有在人民法院进行法庭审理时出庭接受询问的义务。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可见,对于证人证言的作证方式,法律做了明确规  相似文献   
23.
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刑事审判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我国关于警察证人作证的问题讨论中,缺乏法律明确规定不是问题的关键,被告人对质权没有得到保障才是我国庭审问题的症结。在我国确立对质权,让警察走上法庭作证,既有利于发现真实,更有助于刑事审判的实质化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24.
鉴定人出庭作证问题关系到当事人的质证权的实现,对于案件真相的查明和判决的公正性都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我国的鉴定人出庭制度应做如下改进:明确鉴定人出庭限于"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完善鉴定人拒绝出庭的制裁措施;建立相应的鉴定人保障制度消除鉴定人出庭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25.
由于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冤假错案,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问题成为了刑事诉讼研究的一大热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侦查取证行为、促进公平正义、维护司法权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该制度的推行却困难重重。通过对相关现行法律法规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确存在某些立法缺陷,建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问题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6.
刘昂 《证据科学》2014,(1):20-29
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188条增设的亲属出庭作证义务豁免权填补了我国现代亲属拒证权制度的空白,丰富了《刑事诉讼法》人权保障的内容,显现出容隐制度呈现出回归的端倪,彰显了我国与现代西方法律制度相融合的趋势。相较于中国古代的容隐制度和现代西方国家的亲属拒证权制度,亲属出庭作证义务豁免权只能被视为不完整意义上的亲属拒证权。无论是权利主体范围,还是权利内容,亲属出庭作证义务豁免权都有进一步完善发展的空间;并且该规定在实施中可能遭遇被误读、阻碍案件证明、流于形式以及侵犯被告人对质权的风险。对这些风险和问题应当予以充分认识、合理应对,以使司法实践准确落实这一规定,并为确立完整意义上的亲属拒证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7.
随着司法鉴定技术的发展和我国诉讼立法强调证据地位的导向,司法鉴定制度在司法制度体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司法鉴定制度作为一个制度系统,探究其完善路径应当从其内部的各个子制度入手,即从司法鉴定有关机构的职能、司法鉴定资源的配置、赋予当事人鉴定程序启动权、鉴定人出庭作证和专家辅助人制度等五个方面入手,系统性地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28.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将证据中的"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并明确规定鉴定人需作为证人出庭作证。这使我国刑事证据规则更加科学,同时也完善了我国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这一制度的完善将对刑事错案的发生起到有效的扼制作用。  相似文献   
29.
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逐步完善,需要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案件越来越多,这给鉴定机构和鉴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制度还很不完善,有待规范。从司法鉴定人出庭经验入手,对司法鉴定人出庭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能为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正为改变鉴定结果质证实效不高的现状,新《刑事诉讼法》以"鉴定意见"取代"鉴定结论"的表述,并确立鉴定人出庭作证规则和专家辅助人制度。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新的质证规则,发现并解决可能面临的问题,值得研究。一、新《刑事诉讼法》对鉴定意见质证规则的修订(一)强调鉴定意见言辞证据属性司法鉴定结果是鉴定人的个人认识和判断,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