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李伶伶  王一心 《各界》2008,(5):16-18
提及胡适,不能不提<新青年>;提及<新青年>,又不能不提陈独秀.<新青年>的前身<青年>是陈独秀于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的.胡适那篇著名的文学革命开篇之作<文学改良刍议>就是由<新青年>率先向外推广的.可以说,新文化运动自此发端.……  相似文献   
42.
高校校风建设是长期的教育管理和实践的过程,形成特色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行为风尚,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加强高校校风建设应做好以下几点:强化管理人员的作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良好的教风引领学风好转.  相似文献   
43.
看守所是实行专政职能,关押犯罪嫌疑人的场所,是国这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看守所内加强政治攻势,对深挖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高校校风建设是长期的教育管理和实践的过程,形成特色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行为风尚,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加强高校校风建设应做好以下几点:强化管理人员的作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良好的教风引领学风好转。  相似文献   
45.
胡适先生是推动白话诗的先驱,他于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积极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他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八项主张,为新文学形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曹植“游仙诗”表现了在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他的“不遇”之痛与生死之辨,也自觉和不自觉地展示了以立足全局、直觉体悟、动态描写反映万物运动之美的艺术手法,从而引领了一种极具影响的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47.
农村文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所体现的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是一种民族精神。而“三农”问题又是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文化所特有的引导作用,作者从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构成要素和基本内容着笔,着重探讨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
周作武 《湖湘论坛》2007,20(5):31-32
下派村干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团结,提升了村级党组织亲民的形象,夯实了村级党组织"执政"的业绩.但下派村干个人作用有限,村庄建设需要配套政策支持,村级党组织建设和村庄建设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根本性转变.下派村干工作核心应该放在支部自身建设和帮助建立一套决策民主、管理科学、运行通畅、配合协调、监督有效的"两委"运行机制,变"能人治村"为"制度治村".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起下派村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9.
对正在发生的土地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和确认,如何实施有效制止,是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经常遇到,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50.
事实劳动关系是一种既成事实、客观存在的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法规范、调整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和重要方面.无书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是事实劳动关系的典型形态和首要之义,而有限度、有范围地将无效劳动合同、双重劳动关系的某些情形纳入到事实劳动关系中使得其外延出现了明显的扩大趋势.现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不足与缺陷是事实劳动关系大量形成的主要原因.事实劳动关系的本质之核,在于维护与实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追求实质上的劳动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