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7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近日,媒体曝光了这样一起案例:内蒙古鄂托克旗法院在新近的刑事判决中,否定了其上级法院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在先前的民事裁判中认定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刑事判决具有可接受性是当事人和社会公众认同并服从该刑事判决的前提,是刑事判决社会控制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在刑事判决的形成机制系统中,裁判主体、裁判依据、裁判机制、裁判风格和裁判环境等系统因子是影响刑事判决可接受性的重要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旨在促进刑事判决形成机制的完善以及增强刑事判决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3.
劫机犯王志华在台湾地区服刑完毕被遣返回大陆,不应该再面临大陆司法机关的再次审判。台湾地区司法机关的刑事判决应该得到大陆司法机关的承认与执行。该案也凸显了大陆与台湾地区刑事管辖权的冲突,刑事诉讼移管和已决犯移管是目前解决两岸刑事管辖权冲突的有效途径。本案的研究对于日后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发生类似跨法域刑事管辖权竞合的解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不服人民法院生效刑事判决、裁定申诉案件不断增加,程序正义的呼声日渐高涨,而现行检察机关办理此类案件的程序规定弊端日益凸显,亟待改革完善。检察机关办理此类案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及现实的合理性。应通过建立刑事申诉检察一体化工作机制,调整上一级检察院提出抗诉的部门,增加刑事检察建议的监督方式,最终实现检察机关通过办理刑事申诉案件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冯霞 《犯罪研究》2008,(5):62-66
众所周知,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宪法、诉讼法以及检察院组织法对此均有明文规定。我国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范围,涉及侦查、刑事审判、刑事判决的执行、监所以及民事、行政诉讼等司法领域。可见,刑事审判检察监督是我国检察机关行使监督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刑事判决已决事实对民事诉讼的效力问题,学界多植入域外已有判决效力制度规范或者理论予以研究,难免出现无法自洽之处。在我国制定法传统框架下,考察生效判决已决事实效力规则的渊源,以现行法规范解释为基础,兼顾刑、民两大诉讼形式相同而实质各异的事实认定思维路径,将刑事判决已决事实效力规则纳入证据规则范畴,明确其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效,并设计其具体规则,从而在保障民事审判权独立性的同时,有效发挥刑事判决已决事实对民事诉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2年7月10日,沈阳市皇姑区人民法院作出了(2002)皇刑初字第267号刑事判决书:一审以受贿罪分别判处王守柱、王忠学、刘继秀有期徒刑二年、一年、免予刑事处罚。宣判后,三人在法定期间内没有提出上诉,现该案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这几个人所收受的贿赂数额并不大,但却将此所收受的赞助款用于了旅游消费,国内此种受  相似文献   
18.
大凡公诉人在审查刑事判决书时,都见过诸如被告人某某系初犯、偶犯,认罪态度好“应予酌定从轻处罚”等等之类的叙述。下面,笔者结合办案经验对如何审查判决书确认的“应予酌定从轻处罚”谈几点意见,以抛砖引玉,推进公正执法。 一、酌定从轻处罚的概念。所谓酌定从轻处罚是相对于法定从轻处罚而言的,是指人民法院根据被告人犯罪后的积极退赃、真诚认罪等综合悔罪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关于检察机关对监狱刑罚执行监督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监狱刑罚执行监督是检察机关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以及执行刑罚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的监督。包括对刑罚交付执行的监督、对刑罚变更执行的监督、对刑罚终止执行活动的监督、对刑罚执行中的罪犯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处理的监督、对监狱狱政管理和教育改造罪犯等活  相似文献   
20.
在政治社会学的视野中,刑事判决的合法化是指刑事判决获得公众认同和服从的过程。以刑事判决为中心来考察。刑事判决的合法化就是刑事判决通过其形成机制正当化的建构和运作来获得公众认同。而以社会公众为中心来考察,刑事判决的合法化问题,就是如何使社会公众接受并认同现行刑事司法制度环境中形成的刑事判决。社会公众对刑事判决的认同在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活动。就认同这一心理机制而言.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法律信仰程度、对审判的信赖程度及其认知水平等,都是影响认同的重要因素。因此。以社会公众为中心的刑事判决合法化。就是要充分发挥这些影响因素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公众对刑事判决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