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7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 基本案情 案例1:曾某,原福建省武夷山监狱监狱长,2006年7月31日因涉嫌受贿罪被刑事拘留.被羁押期间,曾某先后写信向当地公安机关反映同监人员共同犯罪案件中未归案的周某也参与故意伤害他人致轻伤,朱某参与贩运假烟的非法经营行为.2007年7月3日,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判处曾某有期徒刑7年.宣判后,曾某未上诉.2008年1月、12月,周某、朱某分别被判处刑罚.2009年1月15日,曾某在向人民法院申诉,以有立功情节没有获得应有的减轻处罚为由,请求依法给予减轻处罚.  相似文献   
62.
近些年来.我国刑事司法理论研究逐步成熟,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期望通过理论研究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映了学术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河北大学法学院冯军教授所著的《刑事判决的合法性研究——在政治社会学语境中的分析》一书,就是这样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63.
64.
报应刑植根于人报复的本性,反映了人类对正义的追求,但它本质上也是一种“以恶制恶”,因而也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刑事诉讼作为解决纠纷的装置,随着公权力的介入,虽更能体现公正和效率,但也越来越偏离解决争论的诉讼目标。由此,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尤其在监狱行刑活动中,有必要引入复和正义以弥补报应刑和报应性司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65.
十五年前,“影响性诉讼”这一概念走进人们的视线。它的提出者——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主任吴革认为:“所谓影响性诉讼,是指那些个案价值超越本案当事人诉求,能够对类似案件,对立法、司法完善和社会管理制度改进以及人们的法律意识转变产生较大促进作用的个案。”  相似文献   
66.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是干了违法的事情,再隐蔽、再伪装都不会逃过法律的制裁。2019年8月27日,云南省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外公布被告人马力勇受贿一审刑事判决结果: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西双版纳州)州委原常委、统战部部长马力勇犯受贿250余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  相似文献   
67.
影响刑事法官判决因素的实证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 《法学杂志》2007,28(6):96-98
在刑事审判中,似乎法官在定罪量刑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就必然能得出正确无误的判决.而实证考察的结果表明事实并非如此,法官定罪量刑、得出罪之有无的判决是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因此,除了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外,一些来自法官自身的诸如学历、心情等因素和外界因素如新闻媒体的介入、领导关注等都是影响法官判决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虽然客观存在,但亦可能导致法官做出不公正判决.因此,可以通过采取完善法官素质的考核与培训制度、保障法官审判独立和个案审判监督科学化等措施进行制约.  相似文献   
68.
范磊  武旋 《人民司法》2021,(7):8-12
刑事判决主文责令退赔时,意味着法院对合同不再继续履行予以表态。刑事判决主文中的责令退赔将对后续的民事案件产生既判力,消灭被害人在后续的民事诉讼中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权利,导致被害人二次受害。因此,对于被害人存在合同履行利益的案件,应允许被害人在民事诉讼中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和在刑事诉讼中接受退赔进行选择。如果被害人不选择在刑事诉讼中接受退赔而选择继续履行合同时,刑事判决不应在判决主文中责令被告人退赔。  相似文献   
69.
自诉案件是由被害人个人发动的刑事诉讼,在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检察机关几乎不介入、也不干预自诉案件,从而也缺乏对自诉案件的法律监督。为全面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保障司法公正,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有必要重新认识检察机关对刑事自诉案件的法律监督问题,  相似文献   
70.
随着信用卡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支付工具,其引发的纠纷案件也日益增多。本案涉及信用卡盗刷经刑事判决后、持卡人以刑事判决中不足额的退赔物品要求冲抵信用卡欠款,在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审理的同类案件中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