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1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3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7114篇
中国共产党   302篇
中国政治   1870篇
政治理论   272篇
综合类   283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798篇
  2013年   840篇
  2012年   906篇
  2011年   1083篇
  2010年   1046篇
  2009年   1125篇
  2008年   1140篇
  2007年   955篇
  2006年   617篇
  2005年   531篇
  2004年   479篇
  2003年   451篇
  2002年   404篇
  2001年   340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数码相机及彩色打印机在技术上的突飞猛进使传统的摄影技术发生了里程碑式的变化,结合刑事照相专业的特点,就如何建立一个适应新形式工作下的“电子暗室”提出以下建议。“电子暗室”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硬件和软件。数码相机、照片打印机及计算机是硬件部分,最好还应包括一台平板扫描仪和底片扫描仪;软件应选择那些既简单易用又功能强大、能进行数字照片的编辑处理管理、检索的应用软件。1数码相机数码相机应选择拍摄速度好、能使用闪光灯、可更换镜头、动静皆能拍摄的数码相机。目前,数码相机按图像传感器种类的不同可分为阵列CCD数码相机…  相似文献   
152.
约翰金刑事司法学院在短短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被称为“警界哈佛”,在建校之初是以警察科学为特色,仅为纽约警察局培养数百名学员的规模,目前已经发展为一个在校学员达12000余本科生,研究生2000余人,博士数百名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多学科并存的综合大学,为司法界提供有国际战略眼光的高级人才。学员来自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在纽约教育界激烈的竞争中崭露头角,其独特办学特色和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53.
公民容忍义务源于每个人为求权利和自由需分出部分私权演绎为公权,所有人的付出意味着个人承担的义务比他的需要对应的义务更多,公权是放大了的私权。公民容忍的限度涉及刑事司法人权保障的规则化、伦理化,目前的看法相当暧昧。公民容忍义务具有共识性、比例性、条件性和模糊性四个方面的特征。对公民应当服从的公权力应通过必要性原则、比例原则来制约,找到个人权利与警察权、检察权、司法权的平衡点,以保障公民的人权。  相似文献   
154.
检察机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最主要就是通过履行检察职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持好农村的稳定秩序,为整个农业的发展创造安定团结的局面。鉴于此,我们对近几年来全市的“涉农”犯罪进行分析,剖析农民犯罪的原因,寻求预防和遏制对策。  相似文献   
155.
本文以现代法治背景下的刑事审判为参照,通过对中国古代刑事审判制度及其实践的分析,论列了由于制度设置的先天不足、法司法治观念的阙失,以及法外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中被告人卑微无权的史实。  相似文献   
156.
秦禹 《新长征》2007,(7):58-59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干在2005年末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出“宽严相济”是我国在维护社会治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基本刑事政策。今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也不约而同地提到在打击刑事犯罪时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这是我国刑事政策的一项重要调整,是运用刑事法律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指针。  相似文献   
157.
刑事和解机制建构根据简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刑事和解,系指经由司法机关的职权作用,被害人与犯罪人面对面地直接商谈,促进双方的沟通与交流,从而确定犯罪发生后的解决方案。刑事和解在我国有其事实、法律基础和一定的可操作性。刑事和解制度的建构既是被害人学研究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也是犯罪人矫正和回归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和谐与社会福祉增加之所需要,是公权力完善及公权力向私权力妥协的必然结论,有法律明确限定范围的刑事和解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8.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批准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06年4月3日在堪培拉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澳大利亚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  相似文献   
159.
刑事证据规则是法律规定或确认的关于刑事诉讼证据的一整套规则体系,既有关于刑事证据的基本原则、规则,也包括证据运用的具体性规定.刑事证据规则是刑法实现的最有力的保障;是保障无罪的人免受刑事追究的有利武器;是体现一国法制进步的状况.应加强和完善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立法,为刑事证据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促进法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0.
世界主要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成文法或判例形式在刑事诉讼中确立了比较完善的无证搜查制度,而我国内地的无证搜查立法十分简略,有违无证搜查制度设立的基本规律,以致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际,应借鉴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熟做法,完善我国的无证搜查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