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3篇
  免费   60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7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319篇
中国共产党   77篇
中国政治   302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3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出炉。最受关注的,也是被媒体转载最多的一个条款就是虐待动物就会负刑事责任,本文从刑法的作用、渊源、犯罪构成等方面对这个条款进行分析,力图使人们站在刑法的角度更加深刻、全面的看待这个条款。  相似文献   
212.
本文认为公司、企业在解散之后不依法清算,严重损害债权人或其他人利益及严重损害国家对公司、企业管理制度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13.
交通肇事案件是刑事案件中最常见的一种,作为一种过失犯罪,"肇事后逃逸"的认定对于案件的定性和量刑都具有重大影响.在司法实践中,公安交警部门出具的行政法意义上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刑事责任认定的核心和基础,但基于行政法上的责任认定,是否能够直接作为刑法责任认定的依据无论在法理上还是在司法实务中都还有诸多方面值得商榷.本文就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部分典型案件为例,从"肇事后逃逸"的核心价值追求和行政法上的责任认定与刑事责任承担之间的衔接的角度,阐述了对于"肇事后逃逸"的认识和在司法实践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14.
《刑法修正案(七)》对原刑法典第二百零一条进行了重大修订,将偷税罪改为逃税罪。法条的修改必将带来罪名理解和适用的新变化,在司法解释尚未出台之前,理论界认识不一。结合不同观点,本文对逃税罪的犯罪构成、法律适用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解读,进一步提出完善立法和司法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15.
来稿摘编     
《中国司法鉴定》2009,(3):I0013-I0013
贵刊在2008年第6期总第39期上刊登了《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标准(草案)》与《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执业规定(草案)》(下文简称《评定标准》与《执业规定》)规范、标准。现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16.
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9年1月7日公告发布<关于公证员出具公证书有重大失实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该<批复>规定,对公证员在履行公证职责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出具的公证书有重大失实,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229条第3款的规定,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追究刑事责任.最高检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了对公证员在执业中重大失实导致严重后果而触犯刑律的具体法律适用,从而对公证员在履行职责中的重大失实行为追究刑事责任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17.
法律资讯     
《法治与社会》2005,(3):32-33
国务院颁布《信访条例》,我国将立法保护个人信息泄漏他人信息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民政部:拟出台《社会捐助管理条例》,郑州:拟立法解决适龄儿童入学入托难,山东:出台个案监督办法……  相似文献   
218.
论刑法上的被害人同意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浩 《法律科学》2008,26(6):113-120
被害人的同意能力是被害人同意生效的要件之一,包括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两个要素,在判断上分为事实性和规范性两个层次。同意能力的确定没有统一的标准,既不能从刑事责任能力中直接推导,也不以民法上的行为能力为必要。在刑法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以刑法规定为准;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能简单照搬刑事责任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而是应当具体考虑行为人的年龄和心智状况,结合案件发生的具体场景以及被害人支配的具体法益,综合考量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219.
市容、公安、社区联合执法人员在进行环境整治时,遭遇被执法人反抗。事后,阻碍执法的张金山被警方刑事拘留,警方以其涉嫌妨害公务罪向检察院提请批捕。让人意外的是,检察院否定了警方的指控。 这起南京首例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妨害公务”案因社会各界反应不一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20.
本刊上期专题对如何看待领导干部"身边人"及"身边人"带给领导干部怎样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的腐败犯罪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其中包括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形成窝案串案,涉及面广,影响恶劣。为此,国家通过修改刑法加大了对这类腐败犯罪的打击力度。《刑法修正案(七)》明确规定,在职或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家里人""身边人"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影响力索贿受贿,也将被追究刑事责任。由于"身边人"参与腐败行为比起领导干部直接索贿受贿情况更复杂,更具隐蔽性,要真正做到有效打击,将刑法新规定落到实处,恐非易事。如何切实帮助领导干部成功突围"腐败包围圈",营造和形成"廉政包围圈"。这已是反腐新形势下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迫切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