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7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5篇
工人农民   47篇
世界政治   2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篇
法律   3951篇
中国共产党   690篇
中国政治   1833篇
政治理论   321篇
综合类   149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547篇
  2012年   601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601篇
  2009年   601篇
  2008年   793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460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新中国的改造罪犯制度立意于对人的本质层面的影响.以人的深层需要为改造动力.以激活人的调节能力为改造技术.以人的价值为改革取向,以人权保障为改造条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改造整体内涵。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监狱制度充分体现了对罪犯深层的人道主义与人文关怀,是刑罚制度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历史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982.
目前行政公诉还只是一个学理概念,并非法律用语。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规定把原告限定为“合法权益遭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的公民、  相似文献   
983.
我国主流的未决羁押正当化之不法预防论倒置了未决羁押与刑事诉讼之间的手段与目的关系,使追诉对象无例外地先于法院终局判决遭遇刑罚处遇,实是一种主观归罪,具有明显的理论缺陷.事实上,未决羁押与刑罚处罚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目的上的同向性以及量度上的从属性,本质乃是司法机关预先支出追诉对象可能遭受的刑罚处罚.未决羁押正当化的根据在于其刑罚预支属性及防范追诉对象逃避、妨碍刑事诉讼的功能.坚持并且贯彻未决羁押的刑罚预支观念,不仅有利于缓和司法正义和未决羁押的价值冲突,化解追诉对象的刑罚溢出风险,凸出未决羁押的人保障价值,而且为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优化奠定了扎实理论基础和理想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984.
985.
举措     
正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4月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会议研究了进一步减轻税负、助力小微企业成长的措施,提出将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的上限,由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进一步较大幅度提高,并将政策截止期限延长至2016年底。  相似文献   
986.
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发挥社会管理作用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证广大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免受侵害的有力屏障。但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却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法院受案范围之外,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不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借鉴国外对抽象行政行为诉讼制度的有关规定,尽快完善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可诉范围内。这既具有必要性,又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7.
“惩罚性和严厉性是刑罚基本的天然属性。正是这种属性,在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上造成了威慑和恐怖的效应,而达成人们远罪避害的心理和行为定向,”[1]使潜在的犯罪人打消犯罪意图,并预防犯罪的发生。但是,犯罪行为的存在表明刑罚并非“威力无穷”,而且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其效力也是不一样的。本文研究的是就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群体而言,刑罚威慑的实际作用如何?造成刑罚威慑作用有限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利用刑罚的威慑作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一、刑罚威慑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实际预防作用。刑罚预防,是指通过国家司法机关揭露…  相似文献   
988.
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立法不完善、抗诉运行机制不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二审抗诉存在一些难题.我国《刑事诉讼法》一方面将二审抗诉的启动权赋予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另一方面又将支持二审抗诉的权力赋予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上级检察院能否超越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抗诉事项而增加新的抗诉事项成为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该问题需要以二审抗诉权性质为基点,紧扣二审抗诉标准,厘清上下级检察机关在二审抗诉中的关系,从而探析刑事二审抗诉中上级检察机关的支抗范围.  相似文献   
989.
相对不起诉制度的确立以及不断扩大的趋势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我国现行刑诉法第142条虽对此作了规定,但仍不完善,实践中也存在不少困境。因此,扩大相对不起诉权的范围,简化有关审批程序仍有探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0.
对刑罚的选择,是人类社会理性而又无奈之举。随着社会的发展,刑罚理论也相继出现了报应主义、功利主义、并合主义。20世纪70年代,由于对现实的刑罚哲学和实践的不满,还出现了报应观念的重新复活。激烈而富于理性的争论给我们带来理论繁荣的同时,也从侧面体现了刑罚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刑罚使包括犯罪人在内的普通民众更加冷酷无情;刑罚是用诚实人的钱为犯罪买单;刑罚干涉了社会生活的有序性及正常性;刑罚造成情感的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