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1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451篇
中国共产党   106篇
中国政治   529篇
政治理论   112篇
综合类   90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行政权的不断扩张和膨胀,行政自由裁量也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如果不对之进行有效监控,它势必会严重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司法审查是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有效监控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2.
我国刑法第76条中的“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是指由于刑罚已经执行完毕,所以就不必再次执行刑罚。因此,缓刑制度本质上属于刑罚执行制度,缓刑的执行是刑罚执行的一种方式。这不但是文理解释的结果,也是体系解释的结果。坚持缓刑执行说有利于我国刑法中的缓刑制度与其他的刑罚制度,如累犯制度、自首制度、减刑制度、假释制度以及剥夺政治权利制度的协调。  相似文献   
33.
本文的轻微刑事案件特指六部委犤1犦《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的:“故意伤害案(轻伤);重婚案;遗弃案;妨害通信自由案;非法侵害他人住宅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侵害知识产权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以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其他轻微刑事案件。”“上述所列八项案件中,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于其中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受理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  相似文献   
34.
警察权力滥用的原因分析及其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警察权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是,作为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警察权具有强制性、扩张性及自由裁量性的特点,再加上立法的粗陋,相关机制的不健全以及体制上的原因,使其极易被滥用,导致权力寻租现象层出不穷。为此,控制警察权滥用应从队伍建设、立法、司法权控制、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5.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曹某某,男,系无业人员.2000年7月17日,曹某某窜至本市闵行区罗阳二村某室,窃得价值人民币5525元的摄像机一架及价值人民币2460元的照相机、金戒指、项链等物品.当日,曹将摄像机藏匿于罗阳二村某号楼顶隔热板下后,将其他赃物销赃时被公安人员抓获.曹到案后交代了盗窃照相机等物的事实,但否认了盗窃摄像机的事实.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以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十监区为对象,从依法行刑、合理行刑和监管改造三个角度对监狱监外执行执法现状作了考察。提出了依法、科学、合理、充分地实施监外执行,这不仅是保障罪犯合法权利与正确执行刑罚的双重需要,同时也是体现刑罚人道性和刑罚经济性原则的共同要求。在分析了当前监外执行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其原因的基础上,阐述笔者对于监外执行的准据法、社会危险性的界定与实践、监外执行程序科学化、合理化以及社会刑罚认识、社会刑罚心理等问题的见解。为解决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产生了如下初步设想:(1)进行刑罚执行价值的再定位与再发掘;(2)健全监外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体系;(3)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监外执行运行机制。同时,由监外执行制度也引申到刑罚执行方式变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37.
犯罪形态 ,是指故意犯罪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犯罪停止形态 ,即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与阶段中 ,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状态 ,包括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和即遂四种形态。毒品犯罪在主观方面须出于故意 ,这是不争的定论 ,但对于毒品犯罪中有没有既遂和未遂问题 ,如何划分既遂和未遂 ,这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存在争议 ,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8.
关于非法搜查、扣押的证据物的排除之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于非法搜查、扣押获取的证据能否作为定案的依据,历来为各国刑事证据理论所关注,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世界各国如英、美、德、日等是各不相同的,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不一样。对此类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各国立法所持的态度根据证据的种类差异较大,但对非法取得的自白的证据能力各国一般均持否定态度。对以上述证据为线索,发现并收集的其他证据的证据能力问题,在西方有“毒树之果”或“波及效”的理论。  相似文献   
39.
试论我国刑罚的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罚的目的 ,是由我们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是从无产阶级改造世界、改造人类的历史使命出发 ,最终是为了消灭犯罪。刑罚的惩罚、感化和改造目的 ,是预防犯罪分子本人再次犯罪。除此以外 ,刑罚对社会上不稳定分子还具有威慑、教育的目的。同时 ,刑罚的适用对自觉守法的社会成员起着法制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10月11日,一起备受关注的“第三者”因遗噌纠纷状告合法妻子案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以判决驳回原告即“第三者”张学英的诉讼请求而一审审结。法院的判决理由主要反映在纳溪法院副院长刘波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番话中:“《继承法》、《婚姻法》这些特别法的规定都不能离开《民法通刚》的指导思想。执法机关、审判机关不能机械地引用法律,而应该在充分领会立法本意的前提下运用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