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35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各国政治   356篇
工人农民   920篇
世界政治   11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44篇
法律   8613篇
中国共产党   19486篇
中国政治   25605篇
政治理论   6092篇
综合类   10859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834篇
  2022年   869篇
  2021年   959篇
  2020年   1034篇
  2019年   680篇
  2018年   334篇
  2017年   616篇
  2016年   1055篇
  2015年   1836篇
  2014年   5596篇
  2013年   5982篇
  2012年   7559篇
  2011年   7201篇
  2010年   6085篇
  2009年   5140篇
  2008年   5450篇
  2007年   4017篇
  2006年   4138篇
  2005年   2977篇
  2004年   2639篇
  2003年   2762篇
  2002年   2438篇
  2001年   1835篇
  2000年   1334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曹应旺 《当代贵州》2020,(14):78-78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小生产和传统文化观念中缺少对科技和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克服了我们在这方面的历史局限。中国共产党是要帮助中国人民发展生产力的党。只有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变手工生产为机器生产,中国人民的生产力才能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2.
企业间环境协议是实现特定环境目标的有效手段,但也存在限制竞争的风险。反垄断法规制企业间环境协议,必须协调好环境目标与竞争目标的冲突。基于经济、法律与环境间的内在关联,以及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地位,反垄断法的实施应当整合环境保护的需求。为此,一方面需要对满足特定条件的环境协议排除禁止性规定的适用;另一方面要利用豁免规则,将环境收益纳入效率抗辩的范围之内。在判断是否给予环境协议豁免时,可以对环境协议的目标、其中包含的限制行为的性质、是否促进了经济效率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限制竞争的程度是否合乎比例原则等内容作出审查。我国《反垄断法》第15条也规定了环境协议豁免制度,但在豁免标准与豁免条件的设定上,既没有充分考虑环境收益的特殊性,也没有施加比例原则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各有关单位: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需要集聚更多的资源要素。近年来,各地紧扣乡村产业振兴目标,大力推进农村创新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建设了一批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为乡村产业振兴注人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4.
15.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2020年高校学生的就业创业这一关系民生的保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作为创业教育的供给方,高校的创业工作如何进行有效评估以更好地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就业呢?上海交通大学结合自身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年实践,探索制定创业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评价创业教育状况,为深化创业教育提供借鉴、指导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检察机关既可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也可以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定位也直接影响着其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继而会影响环境公益诉讼工作的进展。当前,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起诉人"的角色定位应当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目的保持一致,需要在两类环境公益诉讼中各有侧重。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更加突出"法律监督机关"的角色,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侧重于诉讼"原告"。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我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是创造历史奇迹的攻坚战。中国的济贫历史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8.
殡葬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一环。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强新时代我国殡葬文化建设,推动实现“逝有所安”这一新时代美好生活应有之义。新时代我国殡葬文化建设蕴涵着辩证审视生死、感悟生命意义的生命伦理向度、保护自然环境、推行生态安葬的环境伦理向度、倡导文明祭扫、建设乡风文明的文化伦理向度。基于伦理向度对此予以综合考量,一方面有助于明确实践路径,为加强殡葬文化建设提供伦理向度的价值指引、实施手段与价值准绳,另一方面能够加深思想认识,使我们面向实际场景不断丰富殡葬伦理思想,着力构建新时代殡葬伦理文化建设新图景。殡葬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缩影,以建设发展此项工作为契机,也能有效促进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更好地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创新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系统总结我们党和政府领导亿万人民摆脱贫困的历史经验,提炼升华精准扶贫的实践成果,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思想动力。"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中国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道路。  相似文献   
20.
乡村建设需要动用公共资源,全国各地村情及农民需求差异大,要确保乡村建设取得实效,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构建一个有效的乡村建设推进机制至关重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等重点工作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