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70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78篇
各国政治   185篇
工人农民   387篇
世界政治   80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07篇
法律   7501篇
中国共产党   4321篇
中国政治   5973篇
政治理论   1822篇
综合类   3779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305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673篇
  2014年   1754篇
  2013年   1702篇
  2012年   2156篇
  2011年   2209篇
  2010年   2077篇
  2009年   2087篇
  2008年   2260篇
  2007年   1670篇
  2006年   1528篇
  2005年   1254篇
  2004年   973篇
  2003年   778篇
  2002年   785篇
  2001年   636篇
  2000年   44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WTO反倾销法的宏观分析——以国家利益为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TO反倾销法主要指与 1 994年关贸总协定有密切联系的《1 994年实施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的协议》(下称《反倾销协议》)。本文从国家利益的视角 ,注重从宏观和内在动机以及国际经济相互竞争与依赖的现实 ,扼要地分析了WTO反倾销法的主要功能和体现的国家利益 ,指出 :一国制定与实施反倾销法 ,不仅要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实力与对抗性措施的制约 ,而且也要与国际性法律规范和国际公共利益相协调 ,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82.
"大国际私法观"辩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万强 《法律科学》2007,25(2):109-116
大国际私法观缺乏学科学理论的支持,对其所负任务的认识也不够清晰科学.国际私法的范围应当根据实际的需要来加以确定.当前,国际私法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在涉外民商事交往中或在处理涉外民商事争议时所出现的法律问题,因此,它的范围应当从处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过程加以判断和确定.我国传统大国际私法观所包含的内容也应据此作出相应的修正.  相似文献   
83.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任 《法律科学》2007,25(5):145-154
建立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是完善我国合同法的迫切需要.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当事人是否可以像在两人合同中一样协议变更或解除第三人利益合同.在没有第三人同意的情况下,当事人行使变更权和解除权虽不应当完全否认,但是必须受到限制.具体标准取决于建立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宗旨和该合同的特征.作为一般法规范的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制度将与我国现行合同法律法规共存,形成完整的体系.并在实践中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予以适用.  相似文献   
84.
詹复亮 《中国法律》2006,(3):14-16,66-70
现代社会是商业化社会,商业活动十分繁荣。在这繁荣背後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竞争异常激烈。经营者为争夺商业资源、抢占市场、获取商机或者高额利润等,往往不惜一切手段,甚至采用贿赂等不正当交易行为。目前,商业贿赂已成为商业交易包括贸易、服务和投资等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利益,增加交易成本,影响企业竞争力乃至国际形象,还成为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坚决采取有力措施,依法防治商业贿赂现象,对於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维护公平竞争规则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5.
《湘潮》2007,(5)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然而,我国现阶段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和市场发展却呈现出困局。文章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信用担保体系的三方,即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的利益博弈分析,认为三方的利益与风险不匹配是造成困局的根本的原因,并提出了以政府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突破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6.
为方便群众,保障救灾资金安全有效、及时足额地发放到被救助对象手中,岳西县民政局在不断加强救灾资金规范使用管理的工作中又创新举措,率先在全市创出一条社会化发放新路子。  相似文献   
87.
本文着眼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利益关系出现失衡的问题,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市场因素引发的收入差距扩大及分配不公现状,提出收入分配的改革重在体现发展成果应由人民共享,实现利益均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88.
李兴虎 《工会论坛》2005,11(4):68-68
会计法律内在规范对会计信息具有规范导向、预测和教育作用,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会计人员具有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自觉接受法律,遵守法律。规范会计信息就是规范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和处理活动。  相似文献   
89.
何事忠 《新长征》2006,(8):33-33
从整体看,文化体制改革处于“龙头滞、龙尾活”的局面,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权力、利益调整导致改革的自我性、主动性差。对于文化体制改革来说,就是对文化管理权以及掌握这些权力的具体人员参与财富分配的方式进行变革。这就决定了文化体制改革不同于经济体制改革。从下而上推动是不可行的。二是改革模式仍是局限于事业体制。  相似文献   
90.
王玉云 《岭南学刊》2006,4(3):40-43
政党都具有冲突的功能和协调与整合的功能。处于非执政地位的政党主要表现为冲突的功能,处于执政地位的政党主要履行利益协调与力量整合的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增强执政意识,强化对社会各种利益协调和对各种力量整合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