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86篇
中国共产党   144篇
中国政治   154篇
政治理论   71篇
综合类   10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毛会发 《党的建设》2008,(10):34-34
做人要做真正的人,为官要做为民的官,这是做人为官的标准和原则。做人是为官的前提,只有做好人,才能为好官。这就要求为官者为官莫忘为民,做官先学做人。  相似文献   
82.
13.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六大.对党章先后作了哪些重要修改?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在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前提下,对党的十一大制定的党章进行了根本性的修改,重新制定了一部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党情的党章。这部党章在总纲中对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总任务,对党在国家生活中如何正确地发挥领导作用,都作了科学规定。  相似文献   
83.
杨亚利 《理论导刊》2007,1(8):37-39
中华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对创新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怀疑和否定是创新的首要前提;实事求是是创新的基本原则;人的全面发展是创新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4.
李高海 《湖湘论坛》2007,20(4):33-34,108
党内和谐的深刻内涵,可以从五个层次上加以理解:党内和谐的前提是党内思想和谐,党内和谐的基础是党内关系和谐,党内和谐的重点是党内运行和谐,党内和谐的关键是党内评估和谐,党内和谐的目的是加强执政党建设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科学把握党内和谐的深刻内涵,无论是对于推动党内和谐建设还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当前 ,我国已经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制度 ,允许土地承包 30年不变 ,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中央提出 ,要继续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稳定土地制度 ,使农民放心生产 ;同时 ,在坚持土地所有权国有的前提下 ,允许采用多种形式 ,把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这是我国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反映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迫切要求。因此 ,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 ,适时推进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难点。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从 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 ,农业发…  相似文献   
86.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许多行政诉讼与刑事自诉相冲突的情况,相关法律及其司法解释对此问题没有作具体规定,导致了司法实践中的混乱。借鉴域外经验处理行政诉讼与刑事自诉的关系时,应当遵循“审判前提问题”这一原则:如果某种诉讼应以另一种诉讼的结果为依据,就应该(或可以)中止该诉讼,等待另一种诉讼的裁判结果,并以此为据恢复诉讼并进行裁判。  相似文献   
87.
虽然十五计划纲要已经全国人大通过 ,但这不等于十五计划的讨论就此结束。文章认为编制十五计划应该有充分的前提 ,比如五年计划的法律地位 ,五年计划的数据基础 ,五年计划的编制程序 ,五年计划与发展战略等都应该首先研究解决。文章还提出 ,五年计划应该有充实的内容 ,比如应该有预测 ,应该有中心等。文章特别对已经公布的五年计划纲要作了质疑性分析  相似文献   
88.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再提一个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是以一定理解为前提的。文章分析三个前提:即两种基本问题是有区别的;意识和社会意识也是有区别的;两种提法中的基本问题是本应同义同力的。这些前提被隐去不述,其实是社会历史基本问题得以成立的根本。判断社会历史观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是一件复杂工作。  相似文献   
89.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 ,传统的价值观念与西方社会的“现代性”发生了碰撞。如何合理地继承传统价值观和批判西方社会的“现代性” ,构建符合本国现代化发展实际的当代价值体系 ,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作为英美(当事人主义)法系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和存在都有特定的制度前提和运作环境.在我国,要想成功移植该项制度,必须坚持抗辩式的改革方向,促进证据开示制度的环境优化,其意义将比单纯设立一个证据开示制度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