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位女明星,在影片里经常演绎出完美的爱情,但在现实的感情生活中却一再受挫。有个记者在采访中提出了这一问题,她回答说:“演了这么多年的戏,没想到演自己是最辛苦、最失败的,因为演别人时可以根据剧本的情节来演出,但是演自己时,却没有写好的剧本,没有彩排,也没有“NG”(拍不好时重拍),一旦演坏了,就要承担所有的责任。”她最后感慨地说:“演别人容易,做自己难啊!”  相似文献   
12.
周放生 《党政论坛》2009,(16):22-22
演过一百部戏,一百个角色,最难演的角色却是自己。因为剧本得自己写,要写一个好剧本谈何容易。在我演艺事业最忙的时候,在我同时轧六部戏、演着六个不同角色的时候,我忘了演自己。有一天我站在镜子前面,看到的竟然是一张陌生的脸孔。“我是谁?”我问自己。“我喜欢做什么?”“我不喜欢做什么?”“我为什么不快乐?”  相似文献   
13.
杨柳 《人民公安》2011,(9):42-44
人们都知道,排戏、拍电影,都离不开导演和剧本,演员必须按照导演的要求演戏,根据剧本念台词。但你也许绝对不会想到,花篮诈骗犯罪竟然也有导演和剧本。  相似文献   
14.
郑娅真 《学习月刊》2012,(18):41-41
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自万历至乾嘉的积淀和拢聚,剧本文学到舞台表演都渐臻成熟,汪洋恣肆、蔚为大观。清代“花雅之争”后,昆曲走向衰落,生存、传播空间重新退回江南民间。20世纪以来,昆曲传统更在流行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产生了“八百壮士”的悲壮和网顿,濒临没落,,逐渐散佚式微的昆曲艺术因被联合圜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而于生存环境方面有所改善,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正为越来越多的青年观众理解。  相似文献   
15.
游戏与科技“双螺旋”式的耦合共生承载着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内嵌着青年群体游戏消费样态的演变逻辑,剧本杀游戏的具身叙事特性契合了青年新生代对线下沉浸式社交游戏的诉求转向。剧本杀叙事结构的开放性和叙事模式的媒介化,提高了青年游戏体验的交互性、沉浸性。研究认为,游戏沉浸的认知动力机制表现为青年的具身交互,其中青年参与游戏实践的“体认性”能够激发和承载完整的身体体验、嵌入游戏空间的“情境性”能够匹配和叠加主体认知、融入游戏角色的“交互性”能够孕育和释放耦合动力。在主流叙事的文化实践中,实践-认知图式应成为主流叙事嵌入青年文化的新范式,要以身体在场的回归启动青年完整的身体实践,通过情境叠加叙事触达青年的现实生活世界,在认知耦合交互中释放青年文化共创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6.
“天高云淡,千里长堤上一排参天的大树,一个满怀复仇怒火的少年在长堤上飞快地奔跑,他来到水流湍急的河滩,脱下衣服.一个猛子跳进宽阔的河流,矫健地向前方游去……”这是崔嵬1963年执导影片《小兵张嘎》时的一个分镜头剧本,洗练、流畅。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三届"中国影协杯"优秀电影剧本推选于4月2日在京揭晓。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编剧的电影文学剧本《我的少女时代》获得"特别表彰优秀剧本"荣誉。推选委员会对《我的少女时代》的评语是:"剧本以散文式结构  相似文献   
18.
正据考证,最早使用"中国梦"一词的是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他在《德祐二年岁旦》的诗中有"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下泉》诗是《诗经·曹风》中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和对南宋王朝的不满。诗中的"中国"指中原地区)的句子。2008年3月18日,在十一届全国人  相似文献   
19.
提起电影《城南旧事》,大凡看过这部影片的人眼前一定会浮现出一个浓眉大眼、清纯可爱的小姑娘英子的形象来。影片从小英子的视角,以散文式的笔调将上个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人情世故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这部影片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本文试就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二十五六年前,我曾改写过一部上下两集的电视剧本《荒原》,内容反映的是两名年轻的地质工作者艰苦的野外工作——它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直接组稿,形成初稿以后,导演黄群学请我再给“影视化”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