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宗福先,1947年2月生,祖籍江苏常熟,生于四川重庆,中国话剧编剧。1968年毕业于上海延安中学,后进入上海热处理厂当工人。1978年创作话剧剧本《于无声处》,这是粉碎“四人帮”后较早反映“文革”的文艺作品。剧本以轰动全国的天安门事件为背景,整个故事情节均发生在24小时之内,把一个大的历史事件浓缩在一场家庭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62.
姚辛 《党史文汇》2008,(1):49-52
左联的文学 左联作家们置身文化围剿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仍然毫不气馁,短短6年间,在各种报刊发表了大约1500篇各类作品,出版小说集、散文集、诗集、戏剧集、电影文学剧本、文论集和翻译文学作品488种(部),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抨击黑暗、讴歌光明的文学作品,给人民灌注力量与信心,激励他们去改造生活、争取祖国解放,其中鲁迅的《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茅盾的《子夜》,夏衍的《包身工》等早已成为我国新文学的经典,为人们所熟知;鲁迅的许多杂文名篇和其他作家的一些作品.人们百读不厌.  相似文献   
63.
上世纪90年代兴起、最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热火朝天的城市大规模拆迁。充满暴力、血泪,同时也充满荒诞。最大的荒诞是“拆迁”这一说法本身。  相似文献   
64.
上万部,但绝大多数播不出去。王浙滨用短短12个字,概括了近年来我国电视剧年产量的庞大及其命运。而另有业内人士说,我国电视剧的年产量在2万部以上。上万这个数字及绝大多数播不出去的背后,是数百亿元投资的血本无归,是一大批编剧的心血白白流淌,是惨烈竞争之下的不择  相似文献   
65.
十五贯     
郭建 《法律与生活》2010,(17):54-55
昆曲《十五贯》,是现代定型的传统名剧。剧本翻版于清初传奇《双熊梦》(又名《十五贯》)。原作者朱素臣是清初苏州著名剧作家,他根据宋人话本《错斩崔宁》以及明代小说《醒世恒言》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改编成传奇剧本。  相似文献   
66.
正2013年4月26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最终以国内7.2亿元的总票房收入获得巨大的成功,原小说作者辛夷坞除了因"出名"而获得的喜悦之情外,还面临着一些烦恼。其将该作品的电影改编权授权给李樯,但李樯将该作品改编成电影剧本后,还出版发行了改编后的"剧本"。辛夷坞认为其在签署合同时并没有针对"改编剧本能否出版"进行约定,也未授权李樯出版改编后的"剧本"。双方各执一词,后经沟通协商,出版公司将原有的"李樯作品"修改成"李樯编剧作品"。但这肯定不是原作者想要的结果,只是在这种情况下原  相似文献   
67.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0,(5):19-19
《风雨沙坡头》历经三年终开拍 经过近3年筹备工作和4次修改剧本,2月23日,电视剧《风雨沙坡头》终于在沙坡头景区开机拍摄。据了解,《风雨沙坡头》的剧本改编自中卫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杨富国(笔名文淦)创作的长篇小说。该剧计划投资1500万元,拍摄30集。主要讲述上世纪40年代至中卫市解放期间,童三泉、红柳等地下党完成上级任务的曲折故事。  相似文献   
68.
莎士比亚戏剧诞生420多年了,作为文学经典,它并没有被束之高阁,相反,37部剧作以多种媒介、多种形式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它的传播过程中,不仅让人们感受到莎剧本身的魅力,同时还衍生了新的戏剧、影视和音乐精品,体现出经典再生的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69.
谷梁  小素 《北京党史》2012,(6):51-54
正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河沿大街的翠明庄宾馆,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翠明庄是唯一对外公开称之为"中央组织部招待所"的地方,因此也算得上是北京城里一座令人瞩目的知名建筑。然而就是这个招待所,却与新中国的电影事业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0.
李维音 《南风窗》2013,(2):93-94
本刊2012年第25期南书房刊发了《灰色上海,1937~1945中国文人的隐退、反抗与合作》一书书评后,李健吾先生长女、78岁高龄的李维音女士发来她关于这本书的感想,回忆了"孤岛"时期李健吾先生是怎样以内心的道德力量,抵抗时代重压。特将李维音女士文章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