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54篇
工人农民   119篇
世界政治   20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6篇
法律   1772篇
中国共产党   1935篇
中国政治   3409篇
政治理论   768篇
综合类   94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333篇
  2014年   874篇
  2013年   656篇
  2012年   789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820篇
  2009年   785篇
  2008年   1009篇
  2007年   638篇
  2006年   645篇
  2005年   490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新长征》2015,(2):34
在周恩来博大精深的思想中,蕴含有丰富的协商民主精神。他说:"有不同的意见要进行充分讨论",要"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彼此讨论、研究、切磋,以求得更好的认识"。他还指出:"议事精神不在于最后的表决,主要在于事前的协商和反复讨论"。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他强调:"各民主党派在执行共同纲领的步骤上,已  相似文献   
962.
政治认同与文化建构是相互交织、互促共养的统一体。考察政治文化结构的三个向度,体系文化、过程文化、政策文化在社会转型期均呈现转型机遇与认同挑战,基于文化转型内在需要与实然生态现实供应的互动与张力,在政治认同的文化之"源"、政治认同的文化之"流"、政治认同的文化之"形"考量中,推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在体系文化、过程文化、政策文化层面建构的应对理路,进而推进体系认同、过程认同与政策认同。  相似文献   
963.
刘远 《法治研究》2015,(3):5-16
目前面向司法的刑法学是间接式的,其基本理论特征是文本分析、形式逻辑、独断思维,它具有使实践蜕变为认知、使司法趋向于行政、使疑难案件化约为常规案件等弊端。只有直接面向司法,刑法学的司法面向才能真正实现。直接面向司法的刑法学是对刑事司法过程进行理论建构的刑法学,它能更好满足民众司法需求,大陆法系刑法教义学并不具有这种过程性建构特征。直接面向司法的刑法学奉行司法逻辑,可称为司法刑法学,其基本论辩方法是“内外分合”。  相似文献   
964.
965.
通过对广州非洲人聚集区发展形态及其治理过程的考察发现,面对广州非洲人聚集区带来的治理挑战,地方政府采取了证件查处、以屋管人、亮化工程、优服务和建机制等治理措施,这些治理措施不但形塑着非洲人聚集区的发展形态,也使得非洲人群体与地方政府之间形成排斥性互动关系。这种排斥性互动关系的形成,反映了外来移民群体的社会空间建构状态与国家对这些社会空间的治理之间的现实张力。探索广州非洲人聚集空间的发展形态及其有效治理,对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空间变迁过程以及促进"异质共存"的城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6.
"创新发展"内在的主体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美好生活原则。立足生活世界,在创造理想性、开放性、多样性的"可能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美好生活,这是创新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伦理规范。二是可行能力原则。立足人的能力的发展,在建构作为实质自由的"可行能力"的过程中,实现消极自由意义的能力与积极自由意义的能力的统一,这是创新发展的人学条件和主体规正。三是可控过程原则。破除社会发展中自然历史过程与自主能动选择之间二元对立的发展路径,不断从合规律性走向合目的性,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自在走向自为,从必然走向自由,实现"摸石过河"与"顶层设计"两种发展路径的统一,这是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实践规制。  相似文献   
967.
董士昙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18(5):128-128,F0003
发展犯罪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犯罪生涯变化的理论,是犯罪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国外有一定影响,我国对这一理论的关注还不够。1990年5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同中国国家教委对外交流协会、公安部公共安全研究所、湖北省公安厅、武汉市公安局共同在武汉进行同龄群青少年犯罪跟踪调查,开创了我国犯罪发展研究之先河。这项调查,借鉴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塞林犯罪学与刑法研究中心主任马汶·沃尔夫冈教授在美国费城等地进行的同类调查的方法,并得到马汶·沃尔夫冈教授的亲自指导。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发展犯罪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尚未开展。2006年…  相似文献   
968.
范伟 《学习与实践》2020,(10):47-54
作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执法监测为环境违法行为的甄别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后续监管措施的实施提供了证据支持,同时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法律保障体系的发展完善具有促进作用。然而,环境执法监测制度在实践中陷入了合法性危机,突出表现为监测报告的证据效力问题。行政过程视角下的环境执法监测具备双重属性,既是环境监管执法阶段性过程,也是目标环境污染物技术监测过程。为回应合法性危机,我国环境执法监测制度应当从创设准据、适用条件、程序规范、救济途径等方面进行法治建构。  相似文献   
969.
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俅。男女之间的情爱是人们从古至今生活的主题之一,而性与爱是分不开的,正因为有男女之爱,人类才得以繁衍生生不息。性爱与穿衣、吃饭一样是我们每个人正常的生理需要,所以说性健康是人们健康问题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性福  相似文献   
970.
基于知识生成与转化的“思维-行为”模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芳华  赵国杰 《求索》2011,(5):125-127
基于过程哲学、生态学与发生心理学,本文旨在确立研究知识生成与转化过程的新方向,探讨建构适应中国语境的知识生成与转化过程的理论基础。为此,我们首先建立了基于物质场、思维场、精神场的大脑场物质运动的知识生成与转化过程模型与波普"三个世界"理论之间的联系,论证了从内在机理研究知识生成转化过程的科学性与可能性。然后,基于科学知识发现与扩散的历史建构描述知识生成与转化过程之内在心理即思维流,与外显活动即行为的模型,给出知识生成与转化过程的新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