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85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的加工贸易产生了较大制约和影响,面对新的国际贸易形势,中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前途问题。本文以新的视角再次认真研究和总结东亚国家加工贸易发展的成功经验,得到许多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2.
陈定 《今日上海》2009,(1):24-24
新举措不断的上海海关近期又推新措施,为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2008年12月15日上海海关公布“20条”,旨在从通关监管、税收管理、企业管理、加工贸易管理等海关管理工作诸多方面帮助众多进出口企业尽快渡过难关、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63.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两岸经贸交流在强劲市场动力和大陆鼓励政策推动下,发展迅猛,远远超过两岸各自经济发展速度。两岸经贸交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以台商投资为主线,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投资带动贸易,贸易促进投资的两岸经贸交流发展格局。一、两岸日益紧密的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64.
我国加工贸易比较优势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晓琳 《理论前沿》2006,(24):22-23
本文分析了我国大陆在加工装配环节取得比较优势的原因,认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活动已经或正在失去比较优势,应向中部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同时实现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65.
《河南政报》2013,(6):15-18
豫政[2012]94号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15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49号)精神,加快转变我省外贸发展方式,稳定出口,扩大进口,进一步增强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  相似文献   
66.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以加工贸易为主,外向牵动是其突出特点。外商进驻大连开发区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政策等,所以,绝大多数外资企业属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不高。尤其在金融危机中,占全区2/3以上的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外资企业受到严重影响,大连开发区招商引资情况受到拖滞,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在这种状况下,区管委会一边把招商引资转移到欧美地区,  相似文献   
67.
在经济开放过程中,墨西哥与中国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积极引导外资流向加工贸易,使加工贸易成为外资聚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平台。目前中墨两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已经占两国各自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一半左右,加工贸易对改善两国出口结构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1世纪是墨西哥和中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强化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动态优势,是两国利用外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8.
桂政办发[2015]11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55号),应对当前外贸面临的严峻形势,促进全  相似文献   
69.
国际产业转移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格局。如何把握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产品内分工的出现和全球价值链的分解,使得嵌入其中的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方式演变为从低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向高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攀升。因此,我国要在战略层上充分重视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力求突破跨国公司的结构性封锁以及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实现全球—国内价值链的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0.
中国的加工贸易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性。本文认为在当前促进在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公共政策主要在于: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和监管模式创新,改变加工贸易"放羊管理"的现状,积极引导具有条件的成熟产业尽快实现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顺利过渡;最终目的是培养开放型经济条件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