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0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45篇
世界政治   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2537篇
中国共产党   317篇
中国政治   752篇
政治理论   163篇
综合类   102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优先权制度起源于罗马法。在法国、日本等国家的民事法律中得到了继承和完善。我国现行民事法律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优先权制度体系,但在《担保法》、《海商法》等民商事法律中。早已有了优先权方面的具体规定,如抵押权、船舶优先权等。我国物权法制定过程中理论界对优先权所下的定义是:“特定的债权人依据法律的规定而享有的就债务人的总财产或特定财产(动产或不动产)优先于其他债权人受清偿的权利。”优先权的本质就是优先受偿权,其性质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其作用在于破除“债权平等原则”,从法律上认定某些需要特别保护的债权以优先受偿的权利。房地产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优先权包括抵押权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广义的房地产包括房产和地产,本文所论及的房地产仅指房屋所有权及其占用范围内的士地使用权。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纠纷案件逐年增加.房地产作为被执行财产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房地产执行过程中经常涉及到抵押权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问题。执行人员只有熟练掌握我国法律对优先权的规定。执行工作中才能做到公正执法。依法保护优先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2.
针对提单物权凭证功能方面的理论争议,通过明确物权凭证概念的由来和含义,结合提单在国际贸易实践中的运用,并联系提单其他功能对此展开论述.认为提单作为物权凭证,不能是一种所有权凭证;而否定提单的物权凭证功能,认为提单是债权凭证则不符合历史实践;提单作为物权凭证历史地应是一种设权性的占有权凭证,在现今法律规定下,在有些方面其重要性有所削减,但占有权凭证仍有其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53.
评《物权法(草案)》关于基本原则的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物权法定与物权公示两项原则固定为实证法规范,这一做法本无不可。问题在于,我国物权法草案似乎颇有画虎不成之嫌,其相关规定或者几乎不具有规范品格,或者被错误地表述了规范构成。实际上,上述两项原则均非必得专列条文而置于总则,《德国民法典》即通过各具体规范加以体现。考虑到提取“公因式”之作业本就难度极高,1如果草案制定者无法在短时间内透彻地理解必要的法律理论,放弃在总则部分规定物权法定与物权公示两原则的想法,也许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54.
张红光 《中国公证》2007,(12):34-37
[对记名财产权属进行认定的必要性] 对记名财产认定,其目的在于查询记名人之外是否存在共有人。对记名财产.是否需要查询记名人之外的“潜在”共有人。业内存在争议。有意见认为,对于记名财产尤其是不动产。可迳行依据物权公示原则认定记名人为财产权属人。财产凭证没有记载共有人的,可推定为无共有人。而且根据家事代理权制度,  相似文献   
55.
伴随经济发展与法律制度更新,无形财产在社会财富中占据习益重要的地位,人们对物质财富的占有更趋抽象化,而权利质正是适应这种“商品证券化”和“物权债权化”的社会需要而生,体现了债权与物权的完美融合状态。  相似文献   
56.
陈泰和 《时代法学》2007,5(5):63-70
敌对占有取得所有权,与我国物权理论具有相当大的差距,涉及理论体系、司法实践、法律思维.研究显示,它对我国现有的物权法学理论具有很强冲击性对抗,甚至颠覆效果.法律并非逻辑性体系性的学者臆想的乌托邦,而是现实中实实在在的生活生产,什么东西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富强,就是对的.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都是敌对占有之所以被美国拥戴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7.
在我国,乙肝歧视在众多歧视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本文以医学理论为依据,以法律理论为支撑,从法律角度剖析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相关权益,希望可以为相关反歧视立法作出一些贡献,也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维权献上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58.
罗思荣  梅瑞琦 《法学家》2006,24(2):146-153
传统抵押权追及效力理论仅以不动产抵押为假设对象,动产抵押的兴起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其实,传统抵押权追及效力理论内蕴含着对于第三取得人善意恶意的价值判断,并且其逻辑起点应为抵押权不受影响,而且抵押人设定抵押权后,一旦债务人届期不履行债务,则其转让行为对于抵押权人无效,因为此时其处分权受到限制,但是善意第三取得人可以基于善意取得的规定终局地获得抵押物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59.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建设正在全方位地渗透到各个领域,新的发展形势为公证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公证法》在2006年3月1日实施后,将为公证事业发展开创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加快公证事业发展步伐,实现计算机技术管理应用,提高办  相似文献   
60.
《人权》2005,(2):60-60
3月22日,北京市法学会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分会与中华女子学院在京联合召开“维护妇女劳动权益”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华女子大学、苏州大学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北京市妇联、北京市总工会及工人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人权》杂志社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从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角度,对中国在维护妇女劳动权益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就如何通过立法维护妇女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提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