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51篇
中国共产党   1247篇
中国政治   1096篇
政治理论   121篇
综合类   2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柴林  梁亮 《求知》2011,(4):28-30
在2009年西青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单上,有一组显著的数据,就是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3216元,同比增长12.5%,不仅净值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541元,增幅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突破了本区近10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在10%徘徊的局面,这是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最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952.
953.
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创新仍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反映了现有的农  相似文献   
954.
我国历史上城乡两元结构,形成了比较突出的城乡差别。虽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联动,城乡差别有所缩小,但是城乡差别依然存在。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央推进农村改  相似文献   
955.
该文指出,贵州省毕节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取得显著成就,为贫困地区走出了一条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贫困缓解、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重建,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扶贫开发道路。在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开发力度,产业空间结构进一步调整,更注重区域平衡发展的背景下,毕节地区将会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和投资环境的优化,迎来新一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遇。为此,该文建议,毕节地区要根据宏观环境新变化,在扩大转移总量、拓展转移空间、培育转移新人上,构建新的转移战略,更好的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956.
苗键 《江淮》2011,(3):14-14
"要想富,先修路",曾是许多山区县农村基层干部的口头禅。公路不通,可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工业品靠肩挑背扛运进来,成本很高。公路不通,山区出产的农林产品运不出去,山区农民“红汗淌,黑汗流”,也才能勉强温饱。  相似文献   
957.
《今日海南》2008,(12):I0001-I0002
根据省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的要求和部署,海南省农业厅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抓住“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主题,以实际行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58.
农民增收是甘肃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研究农民增收途径要从制约农民增收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入手。激活农民致富内在疆动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投入、调整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规模化和组织化生产、加快发展产业集群、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是甘肃农民增收的七条有效途径。同时,也必须注意避免违背农民意愿的强制性行为、违背客观规律的乱指挥倾向、违背科学发展现的顾此失彼倾向、各种脱离当地实际的倾向、急躁情绪和悲观情绪、只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开发等六种倾向。  相似文献   
95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其关键在于完善农村政策,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要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960.
《北京观察》2020,(8):22-22
生态涵养区在发展适宜产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休闲产业的时候,遇到的突出问题是人、地、房资源要素配置的矛盾。"地"是指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房"是指宅基地和建设用地上的设施建筑。处理好"人""地""房"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快生态涵养区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稳定农民就业增收,同时也降低绿色发展的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