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44篇
工人农民   197篇
世界政治   1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94篇
法律   365篇
中国共产党   1409篇
中国政治   2259篇
政治理论   433篇
综合类   6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89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蔡昉 《政策》2003,(9):46-48
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否使劳动力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不仅决定了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应该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随着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政府不再直接介入劳动力配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经济的增长是以结构的加速转换为重要特征,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在行业间进行重新配置。全面分析我省各行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情况和使用效率,对优化工业行业结构.推进工业化进程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批“农民工”涌入大中城市,我国正经历看农村劳动力的大转移。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大幅度变化,他们所拥有的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文化知识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已提上日程。针对广大“农民工”的现状,办好职业教育,必须紧紧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动摇,出得去,才能进得来。只有解决好了就业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和有效的转移。从这一理念出发,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办学思想上和办学模式上应有如下转变。…  相似文献   
14.
王百平 《人大研究》2005,(6):F004-F004
和谐社会,简单地说,就是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处于巨变和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目前有诸多不和谐问题,如经济循环不畅、阶层矛盾加剧、政务摩擦不断、区域关系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等。追究根源,这些现象又都与城乡差距拉大、农村发展滞后如影随形地纠缠在一起。因此,“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一个最具根本性、最有决定性的社会不和谐问题,也是最棘手、最难解决的社会不和谐问题。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农村的发展滞后,农民占我国国民大多数的现实,决定了“三农”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相比较,更具有基础性和连锁反应性的特点。“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而农民增收的根本举措是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改革开放近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解决农民就业,一是农业,二是乡镇企业,三是外出务工经商。我省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全省260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有2046万人,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在700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约1200万人,富余劳动力300多万人。经济落后、城乡差距大、农民贫困是最基本的省情。由于地处西北内陆,观念、资本、技术、产品销路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因此,我省依靠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增长。农业依然是我省农民最主要的就业方式,全省7300多万亩耕地,60%多是山地和旱地,人均3.5亩,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我国绝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已高于或与国际市场价格持平,在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农产品价格不可能再提高,要依靠农业富裕,必须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品种结构和质量向优质、专用、多样化发展,这种建立在土地种养之上的结构调整尽管是十分有效的,但同时也是比较有限的;二是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和经营上的规模化,这是农业成为真正赚钱产业的惟一出路。因此,农业内部对劳动力的需求整体上将是一个递减过程。所以,农村劳动力只有进城务工,走转移这条路子,才是增加农民收入最快、最直接、最见成效的办法。2004年我省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324.25万人(次),约140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64.40亿元,为农业人口人均增收310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840元的六分之一。劳务输转已切实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劳务经济。一是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的吃饭问题。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一方面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非农化过程提高了农产品价格,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近几年来,我省部分地区遭受了各种自然灾害,但人民群众生活稳定,未出现大批外出讨饭的现象,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劳务输转发挥了作用,劳务输转已成为农民的“铁杆庄稼”。  相似文献   
15.
平和县转移农村劳动力10.2万人,劳务转移每年收入3.8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7%,这样一个数据已成为该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是什么魔力把这个农业大县的农民纷纷从田间拉上岸,开辟一条亦工亦农的新路呢?请看来自一线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读者俱乐部     
《小康》2005,(7):9-10
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人们不再满足温饱,而把目光投入到更多的消费领域,逐渐呈现消费多元化的发展状态。鲍富海合肥德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生活消费主要包括衣、食、住、行,我认为这些生活消费都该注重品牌,因为任何一个成功品牌背后都蕴含着该公司的实力、品质、诚信和社会公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就目前而言,百姓家庭一辈子或许只拥有一套住宅,选择品牌公司显得尤其重要。在住其屋的70年中无时无刻的体味着环境、这房子所散发的文化、精神清香,真正享受小康生活,体验小康的生活。我们作为房地产…  相似文献   
17.
在底层     
对穷人和底层的遗忘是一个时代性的特征,仿佛对这个部分的注意和记忆都会降低繁华世界的愉快,因此我们不大可以说这是一个任何意义上的策略.即便是穷人本身也在竭力参与到这个遗忘的过程中来,尽可能成为先富人群中的一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是骄傲,一部分人进而还认为,贫穷也不是一种可以博取同情的资本.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是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型态,其形成原因是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及其造成的二元结构。在这种分割的市场状态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许多障碍,消除这些障碍,加快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是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和社会领域诸多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
湖南省沅江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省、市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司法所建设工作,先后两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基层司法所建设问题。结合本市进行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实际,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在其他站所并机构、减人员、压经费的情况下,唯有司法所机构不撤、人员编制增加、经费投入加大,制定了《关于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下发到全市乡镇以上单位,做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