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  相似文献   
72.
邓聿文 《小康》2012,(6):111
摆脱经济下行趋势,必须做好收入分配和公共服务这篇文章。让多数人的劳动收入上涨,并能够均等且廉价地获取国家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而后者其实也是间接提高民众收入的手段  相似文献   
73.
李宏琦  张贵娥 《求知》2003,(1):31-3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句话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是党的代表大会首次将“非劳动收入”和“劳动收入”相提并论,以合法与否作为是否受到保护的唯一标准,是一次重大的理论突破。这意味着,中国不仅不歧视投资行为,还将从体制上、政策上甚至法律上实现对投资行为及其收益的保护。对于这句话的内涵,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74.
陈百强 《山西政报》2008,(23):36-37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的劳动收入在增长,财富也在劳动中不断增长。如何让财富成为资本、收入的重要来源,是个全新的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新提法既符合我国城乡居民目前的收入现状,也完全符合人民群众增加收入的愿望,更是着眼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健康与均衡,昭示了我党“藏富于民”的治国理念,彰显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75.
《光明日报》2011年2月11日刊登简新华文章:近年来,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大大增加,总量已经相当可观。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8477亿元人民币,是1997年8651亿元人民币的近8倍。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这些财政收入如何更多地用于社会保障和增加劳动收入呢?有三个方面:加薪、减税、建社保(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6.
村干部是建设农村服务型党组织的中坚力量。怎样充分调动村干部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2012年起,义县在全县推行村干部“五项工资”制度,从2013年起,在锦州全市范围进行推广。“五项工资”制度在调整村干部劳动收入、挖掘村干部内在动力、实现村干部科学管理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强化了岗位目标管理工作,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77.
本文认为,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的论断,对保护公民的财产权、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论述了何谓私人财产权、私人财产权与私有制的区别、公民私人财产权的内容,以及如何保护公民的私人财产权等问题。  相似文献   
78.
法律规定:年满18周岁的自然人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相似文献   
79.
张欣莉  刘孝华 《工会论坛》2003,9(6):118-118
界定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内涵,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明确非劳动收入的"合法"与"非法",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击一切消极因素和犯罪.  相似文献   
80.
非劳动收入问题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沿用"资本剥削"的概念,并不是背离马克思剩余价值的理论;非劳动收入是对私营企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合法收入的新概括,比"资本剥削"更合理更科学地说明了他们的实际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