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提高劳动收入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劳动收入不仅仅是对劳动者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为社会所做出的牺牲的一种补偿,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的公平与和谐,从而保证社会全体成员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9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特别强调了“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的观念,这种新的劳动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础上,立足于生产力,重新界定了劳动的性质,扩大了劳动和劳动者的内涵,肯定了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体现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劳动观的创新。  相似文献   
93.
《理论与当代》2002,(1):29-30
1、非劳动收入不等于剥削收入。这里的非劳动收入主要是指劳动收入的孽患即劳动者把收入的一部分通过银行存款获得的利息、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购买债券获得的债息、亲友的赠予以及国家给予的救助和社会保障等,这些收入既不是直接的劳动收入,也不  相似文献   
94.
西方主流经济学都是把劳动收入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发展中的一个因素研究的,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系统地批判了这种“因素论”,第一次真正地把劳动收入放在了经济的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收入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中最真的本质,这些本质不会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而改变:工人享有经济自由,人类社会真正从“蜜蜂社会”中剥离出来,然而工人们并没有摆脱“蜜蜂社会”中“工蜂”的命运,有时连“工蜂”的命运都达不到;劳动收入是资本主义分配方式的一个结果,它与它的主人——劳动者阶级一样。都无法摆脱被压榨被剥削的命运。  相似文献   
95.
提高劳动收入使劳动者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增大。劳动者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目前的收入分配体制下,只有通过取得更高的劳动收入才能够分享到经济发展的繁荣,而要实现这一点又有赖于工会矫正失衡的劳动关系和维权范围力度的加大。  相似文献   
96.
“非劳动收入“与“剥削“的同异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劳动收入"和"剥削"有着确定的内涵,它们的产生、消亡要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剥削与剥削阶级是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两个范畴;我国目前存在"非劳动收入"和"剥削"有其历史必然性,它们的存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7.
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经济增长的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江  周秀帅 《求索》2011,(7):26-27,202
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是什么,目前仍缺乏理论支持。本文建立总需求模型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经济增长的实现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发现劳动收入份额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影响经济增长。因此,政府制定劳动收入份额的调控政策要综合考虑这两大效应,有针对性的进行。  相似文献   
98.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劳动收入份额提升到适应共同富裕要求的应有份额至关重要。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决定劳动收入份额的因素主要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要素与资本要素稀缺程度的对比、劳资协商能力的对比、企业主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为使劳动收入份额达到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应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劳动要素稀缺程度与资本要素稀缺程度相对平衡,提高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99.
后危机时代工资集体协商中的工会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府主导、企业偏向的博弈政策环境导致了劳动收入份额的长期不合理下降,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机制的重塑诉求为扭转这一势头提供了契机。工会应抓住这一机会,利用当前与己有利的经济形势和政策倾向谋求劳动者收入的提升。为此,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及时调整指导思想;提高协商代表素质;提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能力;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