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用勋章激励士气,是治军统兵的有效经验。但若是领导人把勋章都戴到自己胸前,那就成了笑话。  相似文献   
92.
胥仕元 《理论月刊》2002,(7):111-113
干部制度作为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一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苏联斯大林时期、赫鲁晓夫时期、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干部制度各有差异,对苏联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将给予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3.
勃列日涅夫在掌管苏共的十八年间,推行的是一套维护集权制的党建思想和求稳抑变的党建实践.由此使苏共的思想理论日趋僵化,高度集权的体制固化,致使苏共党建模式的积弊暴露无遗,延误了改革的时机,为苏共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94.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时期定型的苏维埃变异体制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扩大苏维埃的权限,完善苏维埃的内部结构。勃列日涅夫在赫鲁晓夫踏出的道路上又向前走了一段,使苏维埃体制在形式上更加完善和精致了。苏维埃体制比之斯大林时期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是在旧体制范围内冲撞和迂回,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最核心、最根本的东西——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并没有被触动,苏维埃体制的深层矛盾并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95.
苏联解体十年后的再思考——《苏联灭亡之谜》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90年代的苏联剧变乃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吸引了学术界的目光.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学界、俄罗斯和两方学者对此问题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做出了相应的解释.目前,苏联解体仍然是学术界的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96.
陆南泉教授的新著《走近衰亡——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研究》①自去年年底面世之后,不仅引起学术界,而且引起社会领域的关注,出版社不得不再版印刷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陆南泉教授长期从事苏联问题研究,早年侧重于研究苏联经济问题,后期视野更为广阔,从社会、政治、历史的角度关注苏联体制问题,解析苏联解体的原因,著述颇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