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75篇
中国政治   112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机关后勤》2013,(6):38-39
2013年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将于6月15日至21日举办。本次活动将围绕“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主题,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有关要求,认真做好节水、节粮等宣传工作,积极倡导绿色办公和绿色出行,大力宣传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2.
李清芳 《中国监察》2013,(19):43-43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党员干部必须以史为鉴,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同时也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3.
我叫吴天顺,于1978年11月至1982年1月在汪锋同志身边工作,任他的警卫员。在首长身边期间,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使我真正学会了勤俭节约、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在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的做人之道。我从三个方面作以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14.
《上海支部生活》2014,(1):10-10
2013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就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出规定。专家表示,《规定》呈现出四大亮点。  相似文献   
15.
世界勤俭日     
《学习导报》2011,(4):15-15
1942年,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第一届世界节俭会议确定每年的10月31日为世界勤俭日。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2006年世界人口现状报告显示,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5亿,并且还在持续增加。仅就地球资源消耗来说,人类必须做到勤俭节约。  相似文献   
16.
《民主与法制》2014,(34):69-69
编辑同志: 2014年7月22日,湖北某村村民委员会发布了印发《婚丧喜庆事宜管理办法》的通知,其中第四条规定: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过程中要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  相似文献   
17.
国家开发银行行政事务管理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开行党委工作规则,采取系列措施,推动公务用车改革、办公用房清理、票务管理改革、行政后勤勤俭节约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时事报告》2013,(3):57-57
1读毕第2期的《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后,感受到了最近大兴勤俭节约之风的劲道。一段时间以来,"接待就是生产力"竟然成为基层部分领导干部的"共识",由此带来的讲排场、图享乐的不正之风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浪费,更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习总书记强调厉行勤俭节约以来,铺张浪费现象显著减少,但是大家在欣喜之余也有一丝隐忧——"勤俭风"到底能刮多久?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机关后勤》2013,(7):18-20
6月15日至21日,是2013年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有关要求,根据国管局统一部署,全国各级公共机构以“践行节能低碳共建美丽家同”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倡导勤俭节约之风,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办公理念,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和责任意识.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20.
张畅 《淮海论坛》2007,(4):11-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倡导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奢侈浪费。”这就告诉我们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项重要内容。艰苦奋斗精神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通过教育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来促进艰苦奋斗精神的保持和发扬。人无艰苦奋斗精神不立,家无艰苦奋斗精神不旺,党无艰苦奋斗精神必败,国无艰苦奋斗精神必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