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75篇
中国政治   112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1.
大兴艰苦奋斗之风,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正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切实推进节约型党政机关建设。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行动,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过硬作风取信于民、带领人民为实现美好梦想而奋进的坚强决心。  相似文献   
112.
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各级党员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各项工作中贯彻勤俭节约原则,精打细算,严格把关,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在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中,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我们就能够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3.
赵宾 《各界》2013,(8):76-78
有一个人,被毛泽东赞誉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四个不能忘记的人之一”。他就是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在造就了一番空前的事业中,其厉行勤俭节约的品德为世人所敬重。  相似文献   
114.
《时事报告》2013,(2):17-17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15.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总书记之所以反复强调、特别重视,就是希望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优良传统,树立“粮食也是一种紧缺资源”的爱粮节粮理念,让勤俭节约、爱惜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16.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历数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性因素,更是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得以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强大精神力量。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呈加快增长这一良好趋势,但曾经的勤俭持家、节俭治国这一社会主流价值理念却被一些人抛在脑后。人浮于事、面子工程、奢靡之风等一系列极端功力思想占据了人们的头脑,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铺张浪费、挥霍无度等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17.
勤俭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要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勤俭。作为个人“修身”之道,有如诸葛亮所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齐家”之宝,有如北宋司马光著《训俭示康》,教育儿子司马康要勤俭节约;作为“治国”经验,有如毛泽东同志教育党员干部要艰苦朴素,厉行节约,勤俭建国。勤俭的美德犹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盛开富有的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  相似文献   
118.
119.
蒋玲 《学习导报》2013,(19):28-29
华夏自古重勤俭。千百年来,勤俭节约一直被视作持家之宝、兴业之基、治国之道,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20.
杨占秋 《世纪行》2014,(3):20-20
<正>"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的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八项规定"实施一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简朴风"席卷全国,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勤俭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