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金融市场的角度看,一切稀缺而有价值的财富都可以成为资产,而一切经济决策实质上都是资产转换的决策,其本质都是价值在时间上的转移。这种转移,伴随着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同时伴随着风险和收益的分配。用这种观念来看待区域开发决策,就会产生全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滨海建投集团)作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建设的主力军,在区域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栽体功能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任务。近年来,滨海建投集团将市场化思维引入大项目建设中,探索出“借用管还”的融资新机制。通过调整招商思路,加速启动器到吸附器的转变,使土地实现了快速增值。  相似文献   
13.
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明确区域开发定位的论述,结合新疆的资源环境状况、开发密度、人口分布的特点,可以看到新疆有少数地区应发挥优化开发的主体功能,有不少地区可以承担重点开发的有利条件,也有较大的范围内应当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从整体上看,新疆应当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4.
西北区域开发主要依托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种只注重经济和政治效果的传统资源指向型开发模式,造成了西北地区森林、草原的破坏,水土流失加重,环境趋于恶化等严重后果。本文在对西北区域开发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西北目前特殊的区情,提出西北地区应转换开发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要求城市建设高度重视教育、科研、文化的作用和地位。西部开发的机遇要求银川承担起大城市在区域开发中的责任。而银川市目前在城市布局和建设上的现状和趋势都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和西部开发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重商贸、服务、娱乐,轻教育、科研和文化;高新技术开发区建在无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区位;新建居民区集中于远离科教文化区位的老城区。为了改变这一不利局面,作者提出五条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东北亚论坛》2013,(6):130
2014年选题参考1.美国的亚太战略与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研究;2.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3.图们江区域开发与周边国家合作研究;4.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5.东北亚基础设施。能源体系建设与能源安全研究;6.东北亚各国经济、制度、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7.东北亚地缘政治、地区安全热点问题研究;8.东北亚各国人文交流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制定南海发展战略 加快南海区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南海诸岛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能源资源、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海洋旅游资源,又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航道。维护南海权益,开发南海,事关国家主权和尊严,事关我国核心利益,是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早已明确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但中国至今尚未全面展开海洋开发特别是南海开发。前段时期,南海局势日趋紧张和  相似文献   
18.
日本区域开发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是解决我国经济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以及着眼 2 1世纪长远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 ,需要进行深刻的辩析和高屋建瓴的把握 ,其中借鉴他人成功之道是一项重要内容。日本是经济发展极为迅速的一个国家 ,它在战后一片废墟的基础上 ,用极短的时间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而且各地区居民收入基本均衡 ,其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 ,区域开发的成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可以使我们在开发西部地区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一、开发战略的层次性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相似文献   
19.
论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代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区域开发大多仍然属于传统的资源指向型开发模式,在开发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区域开发过程中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对我国传统的区域开发模式和区域环境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实施区域开发战略过程中,应该加快区域开发模式和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制定区域开发规划时,应该切实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区域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代价进行科学的评估,以保证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震  刘丹 《东北亚论坛》2019,28(3):114-126,128
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加且生产力持续发展,资源对人类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经历常年的开发之后,陆地资源不可避免地逐渐枯竭,海洋资源开始成为开采的重点对象。因此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的开发逐渐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国际海底区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蕴藏着大量的资源,并具有很高的科考和开发价值。就中国而言,国际海底区域作为未来战略发展空间和战略资源的来源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成为值得重点关注的区域。自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中国主要在法律、外交、科技和商业四个领域参与国际海底区域开发,并取得了累累硕果。展望未来,中国将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思想下加大对国际海底区域开发投入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