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32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各国政治   328篇
工人农民   156篇
世界政治   6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71篇
法律   3514篇
中国共产党   5663篇
中国政治   7781篇
政治理论   3711篇
综合类   4979篇
  2024年   382篇
  2023年   1673篇
  2022年   1550篇
  2021年   1812篇
  2020年   2388篇
  2019年   991篇
  2018年   425篇
  2017年   758篇
  2016年   966篇
  2015年   1759篇
  2014年   3272篇
  2013年   1490篇
  2012年   1487篇
  2011年   1418篇
  2010年   1216篇
  2009年   991篇
  2008年   1099篇
  2007年   831篇
  2006年   693篇
  2005年   548篇
  2004年   489篇
  2003年   390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求实》2014,(7)
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涉农企业以资本为主要形式进入乡村社会治理场域,对原有的乡村社会控制形成冲击和整合。资本作为行动者的实践工具在场域这个实践空间实现兑换,进入村治场域的各种资本由于力量不同,兑换过程中出现价值扭曲和主体缺失,应当给予必要规制,达到各方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932.
大学治理结构改革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如果一所大学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形成了极端的学术自由和行政僵化等问题,那么单一的行动路径无法实现综合改革目标.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竞争和挑战,促使跨学科、多学科教学和研究成为推动改革的必然力量.悉尼大学长期以来被学术壁垒、低水平的教学重复化、行政机构重叠、经济管理等问题所困扰.为了打破学术壁垒,实现大学整合,悉尼大学治理结构综合改革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密切相关.如何设计出合理化的改革图景,大学的领导和领导者的思想影响都需要经历长期的变革,在这些方面,悉尼大学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933.
气候变暖导致北冰洋海冰持续融化,北极海域由常年冰封转变为部分无冰状态,鱼类及海洋生物资源向高纬度移动使该海域形成新的渔场,由此,渔业资源成为北极治理的重要议题。目前,相关国际公约、国家间双边和多边协定及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未能实现对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善治,现有合作机制存在局限性。未来可通过利益攸关方的共同参与,建立联合科研平台,达成专门管理商业捕捞的国际协议,实现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共同治理。作为北冰洋渔业活动的利益攸关方,中国持续关注该海域公海渔业资源治理发展动态,加强同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应积极参与制定该区域渔业资源国际协议,重视该海域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北极理事会观察员身份的作用,积极探索参与北冰洋核心区公海渔业资源共同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34.
京津冀的山     
尹钧科 《前线》2017,(1):67-72
太行山、军都山、燕山山脉是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山脉。这三大山脉连为一体,如图一道天然围墙,阻挡着北方的寒流、风沙和游牧民族势力南下。京津冀地区山地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名胜遍布,具有重大的地理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35.
生态行政是构建生态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政府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核心能力,行政生态学即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公共行政的一门学科.文章以行政生态学视角,用行政生态理论分析影响政府执行力提升的因素,并且提出改善方略.  相似文献   
936.
我国公务员角色变革已经成为时代性政治命题。从西方公共行政变革的演进逻辑以及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质内涵来看,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公务员角色变革的关键。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还面临着信任危机和社会土壤贫乏的困境,如何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37.
张云飞 《前线》2016,(3):12-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布局,从空间维度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治理方略,为我国形成均衡、节约、低碳、清洁、循环、安全的生态文明空间格局指明了方向。国土是生态文明的空间载体  相似文献   
938.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综合性解决路径,清洁能源利用在各国的迅速崛起推进了国际社会对于全球能源秩序变革以及全球清洁能源善治提出新的诉求。在发展实践中,全球清洁能源治理日益呈现出一种基于多元主体参与且呈网络性拓展互动模式的跨国主义范式。本文基于对三种全球治理范式的理论探讨,深入分析了全球清洁能源治理的多元网络化路径及其特点。全球气候能源战略格局转型、国家间互动中清洁能源的"去地缘化"属性以及私营部门的兴起从不同层面推动了治理的多元网络化进程。但这一进程也受到多元治理格局碎片化、体系中的"南北分割"以及"治理的再地缘化"等现实挑战的阻碍。在此研究基础上,为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清洁能源治理提供前瞻性的建议,从而提升中国在国际气候能源治理中的话语权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939.
政府在现阶段我国社会治理及其创新过程中的基本定位是比较清晰的,即一方面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坚持和鼓励其他主体的积极参与,所指向的目标则是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和居民自治三者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的和谐局面。结合当前我国社会治理创新所面临的主要形势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主体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社会治理理念更新与转变不到位、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控制社会风险的能力不足,以及与其他主体之间有效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等。  相似文献   
940.
《新东方》2017,(4)
作为一种进程和活动的"善治",其根基在于培育作为价值取向的现代治理意识。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是现代治理意识的核心要义。在善治的理论框架下研究现代治理意识的发育模式,可以进一步探究我国现代治理意识形成的基础机制、历史脉络、现实制约及其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