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4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69篇
各国政治   355篇
工人农民   214篇
世界政治   10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703篇
法律   2108篇
中国共产党   11933篇
中国政治   10712篇
政治理论   2710篇
综合类   294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402篇
  2022年   607篇
  2021年   611篇
  2020年   431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478篇
  2015年   847篇
  2014年   2792篇
  2013年   2572篇
  2012年   2937篇
  2011年   3443篇
  2010年   2624篇
  2009年   2749篇
  2008年   2941篇
  2007年   1876篇
  2006年   1924篇
  2005年   1336篇
  2004年   777篇
  2003年   544篇
  2002年   744篇
  2001年   778篇
  2000年   51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董斌 《北京党史》2014,(4):45-47
正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经过60多年的建设,北京成为一座保有古都风貌的现代化大城市。这期间也经历过几次大的冲击和破坏。一、和平解放使北平古城得以比较完整地保留北京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60多年建都史,地面、地下文物古迹浩若烟海,历史遗存举目皆是。尤其是旧城格局对称严谨,古建筑群气势磅礴,被称之为"举世无匹的杰作"。  相似文献   
97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都占有开创性的历史地位。它并非针对具体问题的具体理论,而是能够提供理论支撑作用的基础理论;它的产生标志着新的战略目标、步骤、格局的形成,意味着我国战略思想的根本变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在现阶段的主题和任务作了重新界定;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华民族即将实现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973.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蕴涵对当前世界整体性判断和时代主题的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形成与中国传统的"天下观"、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以及世界流行的"全球化"理论有密切联系。"天下"具有地理、心理和制度世界三种意义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的理论传承与时代创造,又是对"全球化"现代化理论的哲学升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蕴涵着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深化、东方和平主义智慧以及共享式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中国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命运具有重要作用,贡献有传统的"丝路精神"、五个"坚持"行动方案以及关于"全球治理"的共识。  相似文献   
974.
梁齐勇 《前线》2016,(3):48-51
正列宁的《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一文,载于1910年12月23日俄国布尔什维克主办的《明星报》第2号上,其中心思想是阐述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的经典性论断,是列宁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革命路线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975.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公开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凸显了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决态度,为学习党史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本遵循。坚持唯物史观,在把握历史规律中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976.
【正】在刚刚闭幕的省委十届五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强调,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又一次弯道超越历史机遇。全省上下要积极抢抓、充分利用好一切有利因素,切实将发展机遇转化为前进动能。这是省委省政府基于对经济新常态内涵的准确把握、对湖北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对湖北在中国经...  相似文献   
977.
<正>日本安倍首相第二次执政不久,就提出了要在战后70周年发表"安倍谈话"的构想,而且,这个构想很快就出台了一些方向性的想法,提出要和过去首相的谈话不一样,尤其是要和战后50周年时候的村山富市首相谈话不一样。安倍的一个基本表达意思是,如果都是一样的谈话,那还有什么意义呢?安倍的这种构想,实际上就是  相似文献   
978.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作为全会主题,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令人鼓舞。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如何让百姓在实践法治中受益,这是法治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此,笔者主要谈谈法治建设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法律为什么重要? 法律的作用在于各就各位、各行其道,明确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明确各自的边界,包括权利或权力的边界,义务或责任的边界。处理这方面的关系,法律是里手行家。比如中央跟地方的关系,这应该是当下和未来中国的一个大问题。我国央地关系、上下关系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彼此的边界很不清晰。边界不清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使议价的空间增加,诱使地方在与中央博弈时投入更多力量。  相似文献   
979.
作为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十个坚持"是我们党对中国建设和发展道路探索所形成的规律性认识,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体现了党的百年奋斗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和力量源泉。要深入理解"十个坚持"的内容框架、生成逻辑与未来指向,必须坚持正确的党史观、科学的实践观、鲜明的发展观,要从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中来看,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来看,从走适合中国国情特点的道路中来看。  相似文献   
980.
理想信念是一种价值体系,理想信念的确立和巩固也是一个动态培育的过程。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常态化,而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则需要通过制度化加以保障。从历史逻辑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主题、教育内容和教育制度,为新时代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供了历史借鉴。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想信念教育理论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为新时代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供了理论渊源、理论依据和理论遵循。从实践逻辑看,新时代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畅通学校教育主渠道,以网络教育为补充,以社会实践教育为验证。新时代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