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8篇
中国共产党   573篇
中国政治   413篇
政治理论   297篇
综合类   2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它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认识的本质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人类认识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直接统一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认识的过程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相互作用、永恒演进。  相似文献   
232.
通过对萨特存在主义人学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萨特存在主义人学并不是真正的人生哲学.只有马克思主义人学才能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实现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成为人们认识人生、指导人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233.
文章从哲学的角度对文化产业建设的理论基础、丰富内涵、实现方式和发展战略进行思考,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文化产业建设的具体实践作出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234.
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乌兰夫同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当时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成为我党成功处理宗教问题的典范。这一历史经验对构建社会主  相似文献   
235.
2006年是乌兰夫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他的丰功伟绩。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乌兰夫同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当时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成为我党成功处理宗  相似文献   
236.
"高度关注民生",不要肤浅地认为只是为了强调一种姿态和口号,应该懂得,这是一个以政治语言来表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命题,抓住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只有高度关注民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  相似文献   
237.
陶永慧 《实践》2006,(5):16-17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结论。正是基于这一基本观点和科学结论,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把自己的宗旨、纲领植根于人民群众,从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上, 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并  相似文献   
238.
三个代表: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川 《求实》2002,(10):7-9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39.
发展问题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问题,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中,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怎样坚持,这是关系到我们事业成败的大事,同时,也是对党执政能力的全面检验。一、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发展观的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而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社会的发展过…  相似文献   
240.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中,转型造成的经济利益分化、社会结构变化,以及社会新阶层的出现,都对我党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挑战。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拓展了我党理论与实践的空间和领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理论指导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