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8篇
中国共产党   573篇
中国政治   413篇
政治理论   297篇
综合类   2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龚培河 《探索》2007,1(2):178-183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可梳理出多种提法,若把这些提法总和起来考察,就会给人一种陷入杂乱无章的丛林之中的感觉,出现了所谓“动力丛林现象”。其实,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提法是在九个层面上、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动力系统的,具有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不存在真正的“丛林现象”。综合起来分析,生产力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历史动力思想的核心,九个层面都是围绕“生产力”展开的。  相似文献   
91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不仅包含了发展“为了谁”的价值内涵,而且也包含了发展“依靠谁”的深刻内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为本既强调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谋发展,又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把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最核心、最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913.
争做勤奋学习的表率。勤奋学习,对于组工干部来说是一种政治责任和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自我完善和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组织工作大事多、新事多,新形势新任务对组工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学习要求。要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加深对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的认识,力争在思想理论水平上有新的提高,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作风上过硬。  相似文献   
914.
辩证唯物主义并非唯物史观的"理论胚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讨论开始,哲学教科书的二分"板块结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讨论绵延不止。这里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是否唯物史观的"理论胚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突显的是"两个跨越",即社会形态的跨越和生产力发展的跨越。"两个跨越"和影响我国哲学教科书近半个世纪的二分"板块结构"发生了理论碰撞。基于实践和理论的需求,本文着重论证如何摆脱这个"理论胚胎",恢复唯物史观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915.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新论与和谐社会的阶级合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伟 《探索》2006,3(3):155-160
将马克思的阶级学说等同于“阶级斗争”学说的认识是片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阶级关系问题无法回避,创新阶级观点,才能科学认识我国的社会结构;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阶级是一个特殊的阶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阶级利益对抗、冲突,必然产生阶级斗争,阶级利益的非对抗、不冲突,甚至互补,则可以出现阶级合作;人类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三种类型的阶级合作,中国社会正在出现前所未有的第四种类型的阶级合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巩固和党的领导的正确,是阶级合作成功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9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了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和谐.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从本质上全面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17.
中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国伟 《探索》2005,(3):149-154
本文在参阅近几年来国内哲学界大量论著及学术理论研讨会综述文章的基础上,对我国哲学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进程与现状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和概括,对研究此问题的代表性学者、机构、课题、会议及其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旨在为哲学界同仁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此问题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9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上指出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  相似文献   
919.
本文拟将从亚里士多德和罗尔斯为新的切入点,试图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加以匡正和解决,从我们的现实生活入手,探索我国当前可行的公平伦理范式。  相似文献   
920.
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近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居住在农村。如何看待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同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基本问题,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兴衰成败密切相关。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农民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同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都是以农民问题为突破口,找到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更是关注农民问题,有63处特别提到"农民"。可见,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为此,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考察中国农民问题,这对于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中国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