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5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69篇
各国政治   355篇
工人农民   215篇
世界政治   10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704篇
法律   2112篇
中国共产党   11958篇
中国政治   10727篇
政治理论   2717篇
综合类   290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403篇
  2022年   523篇
  2021年   590篇
  2020年   431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481篇
  2015年   853篇
  2014年   2800篇
  2013年   2579篇
  2012年   2957篇
  2011年   3452篇
  2010年   2643篇
  2009年   2756篇
  2008年   2950篇
  2007年   1882篇
  2006年   1933篇
  2005年   1337篇
  2004年   778篇
  2003年   545篇
  2002年   747篇
  2001年   781篇
  2000年   521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71.
正今年3月,戈尔巴乔夫过完了自己85岁的生日。俄罗斯进行了一次民调,显示仅有12%的人认为戈氏是个勇于担当的领导人,其余皆是评价不高。不过,俄罗斯总统普京仍在向其祝寿时称赞他是"不凡的社会活动家"。那么,退休的戈尔巴乔夫,在做什么"社会活动"呢?  相似文献   
972.
《新东方》2018,(1)
中国道路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不是封闭僵化的道路,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的希望之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过程中,为中国道路嵌入了生态维度。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契合与会通具有历史必然性、现实紧迫性与价值诉求一致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实现社会文明的转型升级;化解现代化发展与生态非此即彼的困境、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可供发展中国家借鉴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与智慧;促进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73.
声音     
越方应尊重历史,正视现实,从中越友好大局出发,不要一错再错、酿成大错。——赴缅甸出席中国一东盟国防部长会晤的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5月19日下午在内比都会见越南国防部长冯光青时说  相似文献   
974.
在我国历史上,时值灾荒饥馑年份,钱粮赈济这类直接救济方式是荒政举措的主要措施,而"以工代赈"之举则是具有多重社会功效的积极手段。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救助政策有三种模式划分,从历史上"以工代赈"救灾恤困理念的内在产生机理,发现"以工代赈"手段招募灾民计工受值,具有保障基本生存需求、维护社会安定、增修公共设施、积极劳动自救等突出的多重社会功效,是国家治理有效的政策工具。目前,在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中,要积极运用"以工代赈"所具有的现代意义和价值,在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基础生产生活条件,积极解困帮扶贫困群体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5.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深刻阐释.毫无疑问,在卢卡奇的这部著作中,将总体性的辩证法视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所在,并且贯穿始终.在卢卡奇看来,历史唯物主义的功能出现了变化,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认识,而且具有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性功能.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卢卡奇拿起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革命性武器,对第二国际的庸俗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批判,并对经济决定论和暴力革命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动力因素的存在,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尽管我们也不能忽视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缺陷,即没有在根本意义上超越黑格尔的历史唯心主义,但无疑,卢卡奇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对于我们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本真精神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976.
正中央巡视组最近巡视上海、河北和江苏三地。巡视反馈中首次出现"山头主义"字眼。"山头主义"一词,可以追溯到根据地建设时期,那时,党和军队分散在不同农村根据地,形成一个个"山头","山头主义"便水到渠成,实乃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而今,新的"山头主义"暗地涌动,与根据地时期的"山头主义"有共同点,也有迥异处。共同之处在于:只认老上级,不认新上级;只关心老部下,对新部下不  相似文献   
977.
董斌 《北京党史》2014,(4):45-47
正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经过60多年的建设,北京成为一座保有古都风貌的现代化大城市。这期间也经历过几次大的冲击和破坏。一、和平解放使北平古城得以比较完整地保留北京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60多年建都史,地面、地下文物古迹浩若烟海,历史遗存举目皆是。尤其是旧城格局对称严谨,古建筑群气势磅礴,被称之为"举世无匹的杰作"。  相似文献   
97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都占有开创性的历史地位。它并非针对具体问题的具体理论,而是能够提供理论支撑作用的基础理论;它的产生标志着新的战略目标、步骤、格局的形成,意味着我国战略思想的根本变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在现阶段的主题和任务作了重新界定;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华民族即将实现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979.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蕴涵对当前世界整体性判断和时代主题的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形成与中国传统的"天下观"、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以及世界流行的"全球化"理论有密切联系。"天下"具有地理、心理和制度世界三种意义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的理论传承与时代创造,又是对"全球化"现代化理论的哲学升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蕴涵着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深化、东方和平主义智慧以及共享式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中国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命运具有重要作用,贡献有传统的"丝路精神"、五个"坚持"行动方案以及关于"全球治理"的共识。  相似文献   
980.
梁齐勇 《前线》2016,(3):48-51
正列宁的《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一文,载于1910年12月23日俄国布尔什维克主办的《明星报》第2号上,其中心思想是阐述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的经典性论断,是列宁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革命路线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